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解入门

经解入门

八卷。章炳麟(1869-1936)撰。章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一作梅叔),号太炎,曾改名绛。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早年曾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师事清经学大师俞樾。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他宣传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其著书颇多,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经解入门》八卷系章炳麟早年之作,因当时人微言轻,恐怕不被人重视,于是伪托江藩之名传播于世。因此,至到现在刊行于世的各种版本,署名者仍为江藩。但是在书中可以多处看到江藩以后的人所发挥的义例,并且全录张之洞、俞樾诸人的言论也不少,而江藩逝世时张之洞还没出生,俞樾才九岁。由此可见《经解入门》决非江藩所作。但终归不知《经解入门》出自于章氏之手,此书最初有光绪戊子石印本(戊子,光绪十四年,1888年),章炳麟当时二十二岁。书首有阮元为之作的《叙言》。此序也是伪托的权威之言。因为在阮元的《揅经室文集》中没有此序。还有值得怀疑的是作《叙言》的时间是“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1832年),而且标明“协办大学士两广总督阮元序”,事实上阮元已于道光六年(1826)调离两广而任云贵总督。《经解入门》共八卷,分为五十二题。卷一各题,总论《经解入门》的成书过程及源流、内容;卷二至卷三各题,叙述历代经学的兴废流别;卷四各题,介绍经学与他学的关系及讲经者应注意的事项;卷五各题,论述小学音韵目录及训诂考据之学;卷六卷七各题,论述讲经的规则;卷八为附选,即经学论文十五篇。此书精心建构,录选篇目甚精,议论严肃公正,最适合于初学者浏览。若能精读,尤能悟出门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精通经学的渡口和桥梁,所以此书在当时流行最广。有文化学社印本、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穀梁传例

    一卷。晋范宁(详见《春秋穀梁注疏》)撰,清王谟辑。范宁是东晋著名经学家,尤精于《穀梁传》,其《春秋穀梁传集解》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志·经籍志》又著录范宁《春秋穀梁传例》一卷。据《春秋穀梁传

  • 黄忠端公年谱

    四卷。明庄起俦编。起俦字子鹤,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为谱主弟子。谱主黄道周(1585-1648),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崇祯时官任右中允,因上疏指斥杨嗣昌,被谪戍广西。南明弘光时任礼部

  • 韫山堂集

    二十四卷。清管世铭(1738-1798)撰。管世铭,江苏武进人,字缄若,又字韫山,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擢御史。管世铭性刚毅,重气节,为事不避权贵,又常讥切时

  • 律吕纂要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前无序,后无跋,分为上下二篇,每篇各有十三说,大意是以为律吕之要义在于声音的高下长短,上篇阐述声音的高下之节,下篇阐述长短之度,全书好象是清人节录《律吕正义》以便于记忆诵读之作。是

  • 廿二史考异

    一百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字晓征、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研老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丁忧后病不复出。历

  • 诗地理征

    七卷。清朱右曾撰。右曾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除本书外,右曾还有《周书集训校释》十卷、《汲冢纪年存真》二卷。在右曾之前,宋王应麟曾撰《诗地理考》六卷。王氏之作全录东汉郑玄《诗谱》,又旁采《尔雅》

  • 三吴杂志

    一卷。明潘之恒辑。潘之恒(?-1621)字景升,自署天都山史,歙县(今属安徽)人。明代文学家,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撰有《叙曲》、《吴剧》、《曲派》,诗集《涉江集》。清《四库总目》存目,有震泽编,明蔡升

  • 默记

    三卷。宋王銍(详见《补侍儿小名录》)撰。此书多记载汴京朝野遗闻,有的是史书所不载。王銍掌悉掌故,所考证之事,多言之有据。其中记君主、大臣,直书其事而不隐,如《周世宗儿》、《徐铉》、《艺祖》、《神宗》、

  • 施氏诗说

    一卷。唐施士丐撰,清马国翰辑。据韩愈《施先生墓志铭》(《韩昌黎全集》卷二十四)知士丐卒于贞元十八(802)年十月十一日,年六十九岁,则其生年应是开元二十一(733)年。士丐在太常十九年,历任四门助教、

  • 诗通

    四卷。明陆化熙撰。化熙字羽明,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进湖广参政。未赴卒。著有《诗通》、《目营小辑》。是编不载经文,止标篇什名目,而发挥其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