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皖省志略

皖省志略

四卷。清朱云锦辑。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清嘉庆二十二(1817),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以户口、田赋、仓储、盐漕、诸大政为纲,而以府县为目以系之。嘉庆二十五年,吴邦庆奉命巡抚安徽,复嘱朱云锦袭前所为,撰辑《皖省志略》四卷,于道光元年书就。卷一安徽省以为总纲,徽州府,系以所领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卷二宁国府,系以所领宣城、泾、南陵、宁国、旌德、太平六县,池州府,系以所领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六县;太平府,系以所领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卷三庐州府,系以所领合肥、庐江、舒城、巢四县、无为一州;凤阳府,系以所领凤阳、怀远、定远、凤台、灵壁五县、寿宿二州;颖川府,系以所领阜阳、颖上、霍邱、太和、蒙城五县、亳一州;卷四广德州,系以所领建平一县;滁州,系以所领全椒、来安二县,和州,系以所领含山一县,六安州,系以所领英山、霍山二县;泗州,系以所领盱眙、天长、五河三县。此志以省府州县为纲,以山川丁赋诸事为目,一反所著《豫乘识小录》之体。每县记述大抵皆先述舆地沿革、山川城池,继述疆域形势、户口田赋,末述漕运仓储、学校设官等事。名胜人物等类,皆摈不录。此志简而赅,惟举扼要典章,易于查阅。有清道光元年(1821)金阊传书斋毛上珍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金阊传书斋毛氏刻本。

猜你喜欢

  • 铁围山丛谈

    六卷。宋蔡绦(?-1126)撰。蔡绦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京之季子,官至徽猷阁待制。蔡京败,受其父牵累,被流放到郁林博白(今广西博白),曾住境内铁围山,此书乃是时所作,故以

  • 尚书故实

    一卷。李绰(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李绰的生平,史书记载不详。据劳格《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九云,绰为赵郡李氏吏部侍郎纾曾孙宽中子,字肩孟。唐昭宗曾与太常博士钱珝争内官朝服事。又,石刻《升仙庙兴功记》题尚书

  • 孝经内事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九条,多伪脱。其中“天子行孝,则景星见”条,《御览》所引“孝”下有“德”字。“王者还嫌别微,殊跺贱,抑骄臣,息乱子,则屏性为之明以润,章大也”条,《御览》所引“润”字下尚有

  • 复社纪事

    一卷。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吴伟业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

  • 鬲津草堂诗集

    不分卷。清田霡(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田霡,字子益,号乐园,又号香城居士,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田雯之弟。其兄弟皆有诗名。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生,授堂邑县教谕,因病未赴任。《鬲津草堂诗集

  • 六书长笺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 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冯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十三年(1808)任高邮知州,十六年离任,二十年回任。夏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高邮人。乾隆三十年(17

  • 芥隐笔记

    一卷。南宋龚颐正(生卒年不详)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惇颐,因避光宗讳改。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一说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龚颐正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曾著《元祐党籍列传谱述》淳熙中,为史院编辑《四朝

  • 郑注孝经考证

    一卷。清潘任撰。潘任生卒,籍贯及事迹不详。著述有《郑注孝经考证》一卷、《孝经讲义》一卷《孝经集注》一卷、《读孝经日记》一卷、《孝经郑氏解疏》十卷(未刊行)等。郑玄《孝经注》,自刘知己以来多有疑者。严可

  • 易义致用说

    一卷。清秦东来撰。秦东来字旭堂。寿阳人。作者认为,专言理而最切于用者,当首推六十四卦之大象。因此书中于每卦之后都有一“以”字,即用的意思。使用这个用字的人,或者是先王大人,或者是后与士,而更多的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