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疟论疏
见《痎疟论》。
见《痎疟论》。
十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专辑陆树声所著杂说,共收书十种,每种为一卷,其中《陆学士题跋》为二卷,故计十一卷。一为《汲古丛语》一卷(附《国学训诸生》十二条);二为《适园杂著》一卷;三
一卷。清李锐撰。李锐字尚之,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诸生。李锐长于算术,他对于时间的推算多较为精确。《尚书·召诰》中“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一句,郑玄注曰“是时周公居摄五年。二月、三月,当为一月、
五卷。明陈师(生卒年不详)撰。陈师,字思贞,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而其自署为钱唐,并说考之《汉书》,不当从土旁。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会试副榜,授华亭县教谕,官至永昌府知府。著有《览古评语》、
一卷。清那淳撰。那淳字朴岑,一字还我,号清若,别号意园、晏如,镶红旗满洲叶河那拉氏胡锡布长房曾孙常钧次子,乾隆进士,官至普安知州。该谱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就其近族及母氏源流叙入,按年岁排列
五卷。后志八卷。清孙澍撰。孙澍,字雨田,一字子皋,清代四川郫(今四川郫县)人。《杜主开明前志、后志》一书是记载东晋时蜀国国主杜宇与开明的事迹。有关二人的事迹,东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曾有记载,说蜀
二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为王士祯诗集。凡二十二卷。王十祯诗集原有《落笺堂诗》、《阮亭诗》、《过江集》、《白门前集》、《白门后集
七卷。明马理(1471-1555)撰。理字伯循,号溪田,陕西三原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死于地震,谥忠宪。为关中名儒,为学者所宗。人称其《易》学,实可与梁寅、蔡清、陈琛、湛若水
三集,四十二种,二百五十五卷。清袁昶(1846-1900)编。袁昶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卒谥忠节。丛书所收以边疆地理域外史乘著作为最有价值,如清何秋涛校正《元圣武
十九种、四十二卷、附录二卷。清吴隐编。述历代摹印源流著作之书,有道光间顾氏《篆学琐著》,此书也属这一类。顾氏之书从唐李阳冰记起,此书则起于明代,凡顾氏所辑者不复列入,可以补顾氏之不足。从文彭《印史》万
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字春冶,号秋水,嘉庆副榜,官武义县教谕,家贫,靠卖画自给,著述甚丰。眉山诗案即宋代所谓乌台诗案。宋元丰三年(1080)御史何正臣等劾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