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志
十九卷,续志一卷,清陈汝咸修、林登虎等纂。陈汝咸,康熙年间进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漳浦县知县。林登虎,邑人,曾任山西临汾县知县。按漳浦县有志,始于明嘉靖九年。万历七年和万历三十三年先后两修。陈汝咸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多年未修,因延林登虎等纂辑成此书。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四十七年(1708)增刻。兹篇记述,大体因循旧志。惟风土一门,为旧志所无,其所记亦详,颇合志法。兹篇别立续志一门,盖其纂辑,历时近十年,特于续志中,将其中曲折略述大概。
十九卷,续志一卷,清陈汝咸修、林登虎等纂。陈汝咸,康熙年间进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漳浦县知县。林登虎,邑人,曾任山西临汾县知县。按漳浦县有志,始于明嘉靖九年。万历七年和万历三十三年先后两修。陈汝咸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多年未修,因延林登虎等纂辑成此书。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四十七年(1708)增刻。兹篇记述,大体因循旧志。惟风土一门,为旧志所无,其所记亦详,颇合志法。兹篇别立续志一门,盖其纂辑,历时近十年,特于续志中,将其中曲折略述大概。
一卷。周惠施(约前370-310)撰。施、战国时宋人,仕魏,相梁惠王。惠又作慧,惠施亦称惠公、惠子。据郑樵《氏族略》记载:“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也。”施相惠王,《战国策·魏策》于惠、襄、哀
十二卷。宋金履祥(1232-1303年)撰。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其为仁山先生,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元之际学者。金氏为王柏弟子,宋亡后入元不仕,专事著述。他曾搜集旧说,折衷己意,撰《尚书表
十卷。清唐之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唐之凤字武曾,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之凤其诗多反映愁苦之音,拟古诸作,颇具体格,然未有变化。集后附《碎玉合编》二卷,一题唐云祯予霖著,一题唐德远
六十五卷,首一卷,清蒯正昌等修,胡九皋、刘长谦、黄诗笙撰。胡九皋,字鹤樵,湖北荆门州人,监生。刘长谦,字吉人,本县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国子监学正。黄诗笙,本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
四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生平见《涧于文集》条。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民国初年刊行,前有陈宝琛序。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但不甚致力于诗。不过,其谪戍边远,多故国飘零之感,而皆以诗鸣。其
见《说唐演义全传》。
不分卷。辑佚书,清黄奭辑。黄氏曾辑有《乐纬》凡十八条,此《乐纬叶图徵》凡五十三条。明孙珏《古微书》谓“叶图徵”之义,曰乐不叶则不可以徵,不可以徵则不可以图也。叶图徵大旨谓音律之道可以上合天象,下通人事
一卷。清冯桂芬(详见《校邠庐逸笺》)撰。该书共五十篇,系作者关于救时补弊之作。书名“抗议”,有“位卑言事之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财政、教育、取士用人等。书中尖锐指出其时弊政丛生,“夷患不已”
见《肘后备急方》。
六卷。清陈鳣撰。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曾从钱大昕、段玉裁游、精训诂。尚著《说文声系》、《说文解字正义》等多种。《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