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洪北江先生遗著

洪北江先生遗著

三十二种,二百二十二卷。清洪亮吉(详见《春秋左传诂》)撰。洪亮吉著述甚多,有以单行本刊行者,也有辑多种为一帙本,如《续刻北江遗书》,仅收五种,附其子洪贻孙二种。收书最全者则为本丛书,是研究洪亮吉学术思想等之集中资料。该书首附门人吕培所编《洪北江先生年谱》一卷。以下为洪亮吉之诗文集,有《卷施阁文》甲集十卷续一卷补遗一卷乙集八卷续编一卷诗二十卷、《更生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续集二卷诗八卷续集八卷等。其次为经史杂著,如《春秋左传诂》二十卷、《弟子职笺释》一卷等。再次为舆地书七种,如《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五十卷、《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伊犁日记》一卷、《天山客话》一卷等。有清光绪年间洪用懃授经堂刊本。

猜你喜欢

  • 檀雪斋集

    四十卷。明胡敬辰(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胡敬辰,字直卿,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凡四十卷。以其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艰

  • 仪礼逸经传

    二卷。元吴澄(1247-1331)撰。吴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荐擢翰林应奉文学。泰定初开经庭,吴澄为讲官。主修《英宗实录》,诏加资善大夫。广招门徒,从学者达数千人。

  • 寅庵集

    三卷。《外集》四卷。《附录》一卷。明罗肃(约1418前后在世)撰。罗肃(一作名简)字汝敬,号寅庵,以字行,江西庐陵(今吉安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历官翰林修撰、侍讲,因言时政忤旨,除监察御

  • 仪礼释官

    九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另有《畿内授田考实》,已著录。书首自序称:“周官三百六十,皆纪天子之官,而诸侯之官弗传。春秋列国之官,莫详《左氏传》,而往往出东迁后,不尽可据。惟《仪礼》制自周公,燕射聘食诸篇,

  • 耻躬堂文集

    二十卷。清王命岳(约1610-1668)撰。王命岳,字耻古,晋江(今福建厦门)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累官至刑部给事中。有《耻躬堂文集》。是集为王命岳诗文合集。凡二十卷,文十九卷,诗一卷。集中

  • 说文解字韵隶

    十二卷清丁楙五(生卒年不详)撰。楙五字伯才,日照(今属山东)人。诸生,少弃举业,从学于同邑许瀚。立志疏校《说文段注》,惜其早逝,未及成书。是书用王念孙古韵二十一部,将《说文解字》中三千余字,各按韵隶之

  • 少石集

    十三卷。明陆釴(1441-1490)撰。釴,字鼎仪,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其生评事迹详见《山东通志》。著有《山东通志》。此集共十三卷,诗五卷,文七卷,杂著一卷,集前者张时御序。时御在序中称其“华不近

  • 子渊诗集

    六卷。元张仲深撰。集散见于《永乐大典》中,未署名。《文渊阁书目》载其集,亦不著撰者姓氏。据考为张仲深撰。仲深字子渊。生卒年不详。庆元(今属浙江)人。集久不传。《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分体缀辑

  • 丰对楼诗选

    四十三卷。明沈明臣(1518-?)撰。沈明臣,字嘉则,鄞(浙江宁波)人。卒年不详。诸生。颇有诗名。生平所作诗共七千余篇,嘱其侄子沈九畴选定为四百篇。今未见传本。是集为江苏广陵(今扬州)陈大科所校梓。共

  • 苍耳斋诗集

    十七卷。明方问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方问孝,字胥成,安徽歙县人。生卒及仕履均未详,歙县志亦无其名姓。著有《苍耳斋诗集》。是集为方问孝诗集,共十七卷。据集中有《与汪道昆诗》,知其当是隆庆万历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