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清县志

永清县志

二十五篇,附文征五卷。清周震荣修,章学诚纂。周震荣,字青在,浙江嘉善人,乾隆举人,历任青阳知县、清苑县承、永清知县。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中国方志学家。章学诚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他在修志实践中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方志学理论。他强调“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主张方志由“志”、“掌故”、“文征”三部分组成,而志为主体,其又分纪、传、表、考等体。他提出志内容应包括编年、方舆、建置、民政、秩序、选举、人物、艺文。其关于方志的论著有《方志立三书议》、《方志辨体》、《修志十议》等,纂修的方志有《和州志》,《永清县志》、《毫州志》、《湖北通志》等。周震荣任永清县令后,聘章学诚纂辑县志,开馆于乾隆四十二年,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历时两年。此志凡六体。纪二(皇言纪、恩泽纪)、表三(职官表、选举表、士族表)、图三(舆地图、建置图、水道图)、书六(吏书、户书、礼书、兵书、刑书、工书)、政略一、列传十(第一至第六为乡贤、第七为义门、第八烈女、第九阙访、第十前志)。附文征五卷。此志于各篇前载引言,备论方志之史体史例,实为方志学论文,同一般引言截然不同。其职官、选举两表,年经事纬,秩序井然。地图开方计里,颇合科学方法。六书分部详载,用意亦善。一方物价,市易流通,俗礼土风,此皆他志削而不载者。其详分户礼诸书诚为珍贵史料。然吏刑工诸篇虚张篇目,未免疏略。其引传附之以论,则未能免俗。所附文征五卷为有关永清而不能收入正文的史事文章,然其所择亦时有疏漏误谬。此志有嘉庆十八年(1813)补刻本、道光七年(1827)重印本、民国十九年(1930)摄影本、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又有道光十三年(1833)《章氏遗书》本、民国二十一年(1932)《章氏遗书》本和民国二十五年(1936)《章氏遗书》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四书億

    二卷。清李仲昭撰。仲昭字天隐,浙江仙居(今浙江仙居)人。是书首有自序,分上下卷,上卷《论语》,下卷《大学》、《中庸》、《孟子》。以“億”为名,仿前人“老子億”,大旨好创新解,而说《论语》最详,所说大都

  • 六艺之一录

    四百零六卷,续编十二卷。清倪涛(生评详见《周易蛾述》)撰。倪涛平生笃志好学,年过百岁犹著收不辍。因家贫不能得人缮写,便自己与妻女抄录。书成后不曾付梓,《四库全书》收此书即依其手稿著录刊行。书共分六集,

  • 春秋贯摄

    二卷。不著撰人。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二册,卷端题“谦牧堂钞写”。第一册首页有“谦牧堂藏记”白文方印,及白文“继震”、朱文“又云”等小方印;末页有“守鹿杨氏世家”朱文方印。第二册略同,只是首页无谦牧堂印

  • 古赋辨体

    八卷。《外集》二卷。元祝尧(1318年前后在世)编。祝尧,江西上饶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无锡州同知。生卒年不详。书中收《楚辞》及两汉以至宋人辞赋,每朝录数篇,以辨其体格,凡八卷。外集二卷则拟

  • 河防志

    十二卷。清张希良撰。张希良,字石虹,黄安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纂修三朝国史。亦曾督学浙江。此书则张希良随文华殿大学士遂宁张公治理黄淮之时,记载诸事以成。《河防志》雍正三年(1725)刻本,共十二

  • 春秋平义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著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

  • 钦定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

    八十卷。清曹振镛等奉敕撰。是书专记平定张格尔叛乱。卷首列清宣宗诗六首,次列张格尔叛乱缘起,是书将有关平定张格尔叛乱的谕旨、奏折,按年月排比,自命将兴师、告功庆成,备述始末。是书成后,有自刊本行世。

  • 异林

    ①晋陆氏撰。此书仅见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著录,不言卷数,亦不知何时亡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据《三国志·钟繇传》裴松之注和《太平御览》辑其遗文一条,是一个人鬼恋爱的故事。文中有云“清河太守

  • 吴襄惠公集

    三种,八卷。明吴文华(详见《粤西疏稿》)撰。该书收《留都疏稿》一卷、《粤西疏稿》三卷、《济美堂集》四卷。前两种均为其任兵部尚书及巡抚广西时所上奏诸疏,《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史部存目。《济美堂集》为其文集

  • 过庭私录

    七卷,《外集》一卷。明吴鼎(约1531前后在世)撰。吴鼎,字维新,号泉亭,自号支离子,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著有《过庭私录》。本书为其仲子吴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