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订本

毛诗订本

七卷。清吴懋清(详见《毛诗复古录》)撰。此书成于道光癸卯(1831)年。时吴氏年已七十。卷首自序述其治诗大旨,经文则并列诸家,据《尔雅》以订其误,古通者听之,异义者存之,其序苟有一字可存则据古籍衍成之,无考就诗义约举之。周颂三十一序与蔡邕独断所载鲁诗序,大体皆合,则就其说引申而加详。其传仅依《尔雅》与经合义合者取之,《尔雅》无训而诸家有者,亦间补取之。毛公与列国之疆域、都会之迁徙,多不能详其本末,及文武周公之政迹、厉宣幽平之变乱,亦不能按诗之编次求其事实,则采《竹书纪年》、《逸周书》及《国语》、《左传》诸籍。详其作诗之人,据先秦之古说以证明之。国风语及男女之际,则专本冠礼昏礼释之,一切淫奔之说概摒弃不录。其田赋军制之沿革、官爵称谓之不同,则依经传详考之。其音韵,以近儒顾炎武为主,参合江氏戴氏段氏各说,以古读双声通之。就其所言,致力可谓勤矣。书中亦不乏新解,可备一说,虽未尽允当,要其不为旧说所囿,固有足取。该书有抄本。

猜你喜欢

  • 德国学校略论

    二卷。德国花之安(1839-1899)译述。花之安,德国礼贤会教士,汉学家。1865年来华传教,1885年加入同善会,1898年移居青岛,后死于该地。花之安对中国植物学有较深的研究,并发表过许多宗教哲

  • 论语集解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

  • 沁水县志

    ①十卷。清赵风诏纂修。赵风诏,江苏武进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康熙三十三年(1694)任沁水县知县。按沁水县志,创修于明成化间邑人户部尚书李瀚,其后隆庆间邑令扈文魁又加修纂,分礼、乐、射、

  • 定峰乐府

    十卷。清沙张白(1626-1691)撰。沙张白原名一卿,字介臣,号定峰。江阴(江苏江阴)人。终身未仕,往来各地,与洪升、曹乐等有交往。著有《定峰乐府》。是集凡十卷。均为其所作乐府诗。曹乐为之评点。考集

  • 杞纪

    二十二卷,清张贞纂。张贞,字起元,山东安邱人。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十八年(1679)召征博学鸿词科,未赴。二十四年(1685)以史馆缺员再征,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待诏,未就,居家著述。《杞纪》

  • 易经宗翼

    二十九卷。清默希老圃撰。作者为天门人,姓名不详。此书第一卷至第二十二卷,依通行经传本作注,第二十三卷至二十七卷为筮仪及图说。卷首及卷二十八、二十九为自序、凡例、杂说、补遗。书中分六十四卦为错综二门,以

  • 经说丛抄

    四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古文尚书辨》刊行,前文已有著录。是书首有庭兰自序,末有缪之熔跋。最初,庭兰著《读尚书隅见》、《读毛诗隅见》、《读四书隅见》三书,以卷数繁多,无力刊行

  • 古史

    六十卷。宋苏辙撰。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大家。苏辙认为司马迁《史记》多不得圣人之意,于是因司马迁之旧,取上自伏羲神农,下迄秦始皇史事,作本纪七家、世家十六,列传三十七,自称是为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世

  • 春秋年考

    一卷。自署天畸人。其生平、事迹不详。该书初成于天启甲子(1624),修订于崇祯辛未(1631)。仿《史记·诸侯年表》体例,以年为经,以国为纬,各记载其大事。但较为丛杂、凌乱。今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明抄本。

  • 尚书逸汤誓考

    六卷。清徐时栋撰。徐时栋字同叔,浙江鄞县人,道光年间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烟屿楼经学丛书》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认为伐桀的誓词,在今《商书》第一篇,其文首尾完具,没有什么散佚。见诸他说的,是先秦时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