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榕园词韵

榕园词韵

一卷。清吴宁撰。宁字子安,浙江安盐人。是书所以订补沈去矜词韵之作,而上去分列,不统乎平入。分三十五韵部:(一)平声东冬钟;(二)平声江阳唐;(三)平声支脂之微齐灰;(四)平声鱼虞模;(五)平声佳皆咍;(六)平声真谆臻文殷魂痕;(七)平声元寒桓删山先仙;(八)平声萧宵肴豪;(九)平声歌戈;(十)平声麻;(十一)平声庚耕清青蒸登;(十二)平声尤侯幽;(十三)平声侵;(十四)平声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十五)上声董肿、去声送宋用;(十六)上声讲养荡、去声绛漾宕;(十七)上声纸旨止尾荠贿、去声置至志未霁祭队废;(十八)上声语虞姥、去声御遇暮;(十九)上声蟹骇海、去声泰卦怪夬代;(二十)上声轸准吻隐混狠、去声震稕问焮恩恨;(二十一)上声阮旱缓澘产铣狝、去声愿翰换谏裥霰线;(二十二)上声筱小巧皓、去声啸笑效号;(二十三)上声哿果、去声箇过;(二十四)上声马、去声祃;(二十五)上声有厚黝、去声宥候幼;(二十六)上声梗耿静迥拯等、去声映诤劲径证嶝;(二十七)上声寝、去声沁;(二十八)上声感敢琰忝俨豏槛范、去声勘阚艳酽陷鉴梵;(二十九)入声屋沃烛;(三十)入声觉药铎;(三十一)入声质术栉物迄没;(三十二)入声月曷末黠屑薛;(三十三)入声陌麦昔锡职德;(三十四)入声缉;(三十五)入声合盍叶帖洽狎业乏。其韵部分合以沈书为主,而以《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中州音韵》诸书酌订之。旧韵皆以平声统三声,吴氏则认为北曲韵平上去三声互叶,入声分隶三声;南曲三声互叶、入声独叶。词则平入各叶,上去互叶,故平、上去、入三韵分列,是为此编分韵之主要特点。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冬青山馆刊本。

猜你喜欢

  • 视学

    二卷。清年希尧(?-1738)撰。年希尧,字允恭,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先后在云南、河北、安徽等地做官,一生从政,但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每赴新任时必带上科技图书和仪器。他主要研究数学和医学,对工程图

  • 农政全书

    六十卷。明徐光启(1562-1633)撰。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20岁时中秀才,36岁中举人。万厉三十二年(1604),43岁的徐光启又考中进士。崇祯五年(1632)徐

  • 盐政志

    十卷。明朱廷立撰。廷立,字子礼,号两崖,通山(今属湖北省)人,嘉靖癸未进士,早年受学王守仁,督北畿学政时提倡正学,精于藻鉴,人称朱夫子。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盐政志》、《马政志》、《家礼节要》、《两崖

  • 文选考异

    四卷。清孙志祖(1737-1801)撰。自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问世以来,流布极广。社会通行的注本亦为不少。孙志祖则认为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只载“李(善)注”一家,字句讹误脱衍、杂驳之处太

  • 集古梅花诗

    ① 二卷。明沈行(约1424年前后在世)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此诗集上卷为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下卷为七言绝句二百四十首,集唐宋元人诗句以咏梅花。首有弘治十年(1479)夏时

  • 志怪录

    五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元明见《野记》词目。这部书载录的,全都是些怪诞不经的事。然而祝允明却认为,幽诡志怪之事,非人寻常念虑所及,记之知所趋避,是以劝惩,亦不为无益。有影明刻《纪录汇

  • 画志

    一卷。明沈与文撰。沈与文自称姑余山人,生卒年与事迹则不详。此书所载画家最早从唐王维开始,至元代商琦,仅十九人。后附叶梦得《评画行》一篇,和文而为注。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春秋金锁匙

    一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此书撮举孔子之“特笔”与《春秋》之大例,以事之同类者互相推勘,研究其异同,以明其属于正例变例。如以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与桓十一年“柔会宋公盟于折”合为一条,其下云

  • 显志堂稿

    十二卷。《梦柰诗稿》一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进士,授职编修,升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曾在苏州举办团练,亦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活动。重视经

  • 诗说

    ① 十二卷。宋刘克撰。刘克,宋理宗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信安(今浙江常山县)人。刘克在《诗经》研究方面受吕东莱的影响,《诗说》一书的体系仿效《吕氏家塾读诗记》,一诗一解,先列原文,后录诸家之说,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