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梁上眼

梁上眼

二卷。清唐英(1683-1754?)撰。唐英,字隽公,一字叔子,号蜗寄居士,又号陶人,人称古柏先生,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他十六岁即供奉内廷,后历任内务府员外郎等职。雍正六年(1728)奉使监督江西景德镇窑务,历时十余年。并曾兼理粤海关、九江关、淮安关税务。为官清明有政绩,赈苦济贫,受到人民爱戴。唐英多才,能诗文,喜书法,善画山水、人物,尤长于度曲。著有《陶人心语》、《窑器肆考》和戏曲作品多种。其中《笳骚》、《佣中人》、《芦花絮》、《梁上眼》、《三元报》、《十字坡》、《英雄报》、《虞兮梦》、《面缸笑》、《梅龙镇》、《女弹词》、《清忠谱正案》、《长生殿补阙》十三种为杂剧,《转天心》、《天缘债》、《双钉案》、《巧换缘》四种为传奇。合称《古柏堂传奇》,又称《灯月闲情》。《梁上眼》写昆山珠宝商人蔡鸣凤携银三百两归家,被其妻朱氏与奸夫郑屠杀死。窃贼魏打算藏在房中,看得分明,逃出被捉进官府。朱氏诬告其父图财害命杀死女婿,扭送于官府。朱父恰与魏打算关在一起,魏打算受感动上堂揭发朱氏杀夫真相,二凶手被处死。知县以朱父年老无后,遂命魏打算认其为义父,并任为本县马快。魏洗心革面,孝顺老人,并娶朱父义女茄花为妻。此剧来源于地方戏曲,有蔡鸣凤外出经商与店主老婆通奸杀害店主之情节,故京剧又名《循环报》。《梁上眼》有清乾隆、嘉庆间唐氏古柏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柏堂戏曲集》据以标点排印。

猜你喜欢

  • 国朝经学名儒记

    一卷。清张星鉴(生卒年不详)撰。星鉴字纬余,别字问月,江苏昆山人。生平笃好说经之书。该书收清朝著名学者,据本传及各书序,详其居里及撰述之目。立身行事,略而不详,无关经学的撰述不收。以汉学为宗,讲求宋学

  • 余姚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炳麟修、邵友濂、孙德祖纂。周炳麟,余姚县知县。此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全书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疆域、山川、城池、公廨、风俗、物产、祥异、水利、田赋、学校

  • 黄子年谱

    一卷。清洪思述。洪思字浩士,号石秋,明清之际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与其父洪图俱为谱主黄道周(详见《黄忠端公年谱》)门人。洪思曾收道周遗书,为道周及其夫人蔡氏作传,又编成此谱。谱中所记与庄起俦编《黄忠端

  • 论语梁氏注释

    晋梁觊撰。清马国翰编辑。觊天水人(今甘肃天水)。国子博士。《隋书·经籍志》载晋国子博士梁觊注《论语》十卷。现亡佚。《经典释文》、唐志并同。皇疏引作梁冀,因冀觊音同。马国翰为别于汉跋扈将军梁冀,仍依隋唐

  • 罗经顶门针

    二卷。明徐之镆(生卒年不详)撰。徐之镆,建阳(今属福建省)人,万历中诸生,撰有《罗经顶门针》二卷。明代堪舆家罗经测地的规定,仅主二十四向,而略先天十二支之位。徐之镆撰《罗经顶门针》,斥责略先天十二支之

  • 许云白先生文集

    四卷。宋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谦初从金履祥游,讲明朱子之学,不甚留意于词藻。然其诗理趣之中颇含兴象,五言古体尤谐雅言……

  • 原诗

    四卷。清叶燮(详见《江南星野辨》)撰。是书为论诗之语。分内篇外篇,又各分上下。其内篇为诗歌理论,论述了“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其上卷注源流正变,即诗之历史变迁,以为“源流、本末、正变、盛衰,

  • 残本盛世新声

    五卷。不著撰人。本书前载一《序》说:“予尝留意词曲,间有文鄙句俗,甚伤风雅,使人厌观而恶听,暇日逐一检阅,删繁去冗,存其脍炙人口者四百余章,小令五百余阕,题曰《盛世新声》。”为编者自序。序后题正德十二

  • 固村观玩集稿

    二卷。清侯起元撰。作者为嘉庆间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在经传中不章解句释,六十四卦各为一篇,文言只释数处,而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类皆缺。此书演绎义理主要以程传朱义为宗,但较之程朱更为空泛。今存嘉庆十

  • 迁江县志

    四卷,清颜嗣徽纂修。颜嗣徽,字义宣,自号望眉老人。贵筑(今贵州贵阳)人。同治九年(1870)解元。光绪十二年(1886)任迁江知县,十五年(1889)复任。迁江为荒远边徼,记载缺如,无所资以为考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