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权衡一书

权衡一书

四十一卷。清王植(生卒年不详)撰。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北京市)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广东和平县知县,后调阳江提拔为罗定州知州。一生勤苦好学,潜心研究经史百家,他的著述很多,有儒学类,杂学类,术数类等。著有《皇极经世全书解》八卷、《道学渊源录》一卷、《正蒙初义》十七卷、《四书参注》二卷、《读史纲要》一卷、《韵学》五卷、《崇雅堂集》八卷等。《权衡一书》是王植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采辑古人诸书中的嘉言善行之语编纂而成,并参以自己见解,分四十一类,子目一百四十九条,每一类为一卷,其曰《权衡一书》。命此书名原因是王植在自序中载辑王充的《论衡》一书,苏洵的《权书》一书,《论衡》和《权书》王植认为都属一家之意,则取“权”和“衡”二字命为书名。全书体例聚百家之言,析理有定说,虽偏而不杂,又似类书,又似说部。《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猜你喜欢

  • 群经字诂

    七十二卷。清段谔廷撰。谔廷字庵,湖南黔阳人,道光年贡生。段氏先有《四书字诂》,经宁乡黄本骥编订,集资付梓。此书对凡已见于《四书》的字,均不再录,而内容芜杂实甚。即以《易经》中的字为例,“挥”字则引《文

  • 古学偶编

    一卷。旧本题潜山张絧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絧,嘉靖二年进士,官河南巡抚,却非潜山人。书中自注有“本之御制《周易述义》”等语,知其应为清人。全书共分三编,一为《观物篇》,述《易》。一为《月令夏小正

  • 孝经纬

    ①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据《隋志》,纬书类有《孝经钩命决》、《孝经援神契》、《孝经内事》三种,复引七录有《孝经杂纬》、《元命包》、《古秘援》等十二种。黄氏辑本以《孝经钩命决》、《孝经援

  • 元史本证

    五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萧山人。乾隆乙未(1775)进士,官湖南宁远县知县。著述颇多,计有三十多种,四百余卷。王宗炎《汪龙庄行状》称他“邃于史,尤留意名

  • 结一庐朱氏剩余丛书

    四种,一百十二卷。清朱学勤编。朱学勤,字修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家藏之书多得自顾氏艺海楼和同乡劳氏丹铅精舍。著述有《读书跋识》、《枢垣日记》。《结一庐朱氏剩余丛书》所收著作

  • 蕉窗蒠隐词

    一卷。旧题元吴琯撰。其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是书前后无序跋,不知吴琯为何许人。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诸选本亦不及之。详考其词,皆明刘基之作。估属奸巧书贾抄刘基词以售伪,假名于明代编辑《古今逸史》之吴琯。因为

  • 湘皋集

    三十三卷。明蒋冕(约1502前后在世)撰。蒋冕,字敬之(一作敬所),全州(今广西全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德间累官至户部尚书。嘉靖初为首辅仅两月即卸职。

  • 杜诗分类

    五卷。明傅振商撰。傅振商字君雨,汝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杜诗分类始于王洙千家注。傅振商此编,则又因千家注本小为更定而成。《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

  • 春秋随笔

    ① 二卷。顾奎光(生卒不详)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

  • 随园骈体文注

    十六卷。清黎光地(生卒不详)撰。黎光地,字环斋,湖南益阳人,生平仕履均不详。曾以诗文名当世,著有《云肤山房集》为当世赞誉。袁枚为一代才子,学贯今古,于书无所不窥,所撰骈文典丽精工,瑰伟深宏,不惟后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