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补注

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注则宗杜预。《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穀》二传通之;杜所不及者,以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杜氏《集解》之未及。赵氏认为,杜预偏于《左传》,陈傅良则偏于《穀梁》,如果用陈氏之长以补杜氏之短,用《公》、《穀》之是以救《左传》之非,则双方皆可得笔削义例。触类旁通,传注得失、辨释悉当。不但有补于杜注,有功于《左传》,即孔子不言之旨,亦灼然可见。其《自序》云:“《左氏》于二百四十二年事变略具始终,而赴告之情,策书之体亦一二有见焉,则其事与文庶乎有考矣。其失在不知以笔削见义。《公羊》、《穀梁》以书不书发人,不可谓无所受者,然不知其文则史也。夫得其事究其文而义有不通者有之,未有不得其事不究其文而能通其义者。故三传得失虽殊,而学《春秋》者必自《左传》始。”赵汸因其师黄泽《春秋》有鲁史书法,有圣人书法,必先考史法而后圣人之法可求,若基本原脉络,则尽在《左传》”之教,乃取《左传注》诸书读之,“数年然后知鲁史旧章犹赖《左氏》存其梗概。……又十余年,又知三传而后,说《春秋》惟杜元凯、陈君举为有据依。”此书与其《集传》,在宋元皆为用力较勤之作。现存元至正二十年刻、明弘治六年重修本、明初刻本、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玉玲珑阁丛刻本。

十二卷。清沈钦韩(1775-1831)撰。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丁卯(1807)举人,安徽宁国县训导。淹通经史,尤长于训诂考证,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左传地名补注》、《韩集补注》、《王荆公诗集李璧注勘误补正》、《王荆公文集注》、《苏诗查注补正》、《范石湖诗集注》、《幼学堂文稿》、《读金石萃编条记》等。《春秋左氏传补注》主要在于订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中的舛失。自序称此书发明《左传》婉约之旨,胪陈典章之要,象纬堪舆之细碎,也附见于其中,注疏之谬,各见于卷内。此书以考证见长,对治《左传》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功顺堂丛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左传节文

    十五卷。旧题宋欧阳修(详见《毛诗本义》)编。该书取《左传》之文略为删节,每篇之首,分标叙事、议论、词令诸目,又标神品、能品、真品、具品、妙品诸名,及章法、句法、字法诸字。前有庆历五年欧阳修自序,引有胡

  • 新疆建置志

    四卷。清宋伯鲁纂。宋伯鲁字芝田,陕西醴泉人。《新疆建置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全书四卷,分总论、沿革与行政区划,继分别叙述道、府、州、县的沿革。此志史料详实,叙事详略有据。其尚有民国二年(1

  • 读史订疑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乃是王世懋考证之文。书虽以《读史订疑》为名,而所言未必皆为史事。事实上,此书内容涉及考证方志、杂史、农家类事诸方面,应属笔记之流。如“鸿胪涧昆山龙鱼水”条,

  • 鸳鸯吟馆诗词草

    一卷。《澹吟楼诗》二卷。清许诵珠撰,许诵珠,生卒年不详,字宝娟,自号悟江道人,浙江海宁人,江西督粮道许梿之季女,归安举人朱镜仁之妻。清代文学家。自幼通经史,工诗词,著作颇多,著有《雯窗瘦影词》一卷,《

  • 身易实义

    五卷。清沈廷劢撰。沈廷劢字克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康熙中由副贡生授栾城县知县,官至商州知州。该书概以程朱为宗,凡是宋明诸儒称引程朱之说的均摭拾无遗。而对于在程朱之外别有发明的一概摒弃不录。前有自序说

  • 孝经孝翔学

    一卷。清叶绳翥(1892-1909)撰。叶绳翥字敬伯,湖北罗田(今罗田)人。叶绳翥幼时聪慧,早通群经,尤专孝经。是书首有绳翥父屺寿遗书叙录,书凡五种:(一)古微;(二)缮微读本;(三)约歌;(四)函体

  • 沈氏农书

    一卷。明涟川沈氏(生卒年不详)撰。沈氏,湖州府(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人,不知其名。《沈氏农书》主要讲述作者生活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书中包括五个部分。“逐月事宜”,为农家月令,分

  • 周禹川集

    五卷。明周大章(约1576年前后在世)撰。周大章,字章之,号禹川,江苏吴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一年(1552)进士。官至浙江瑞安(今温州)县知县。此编为《文艺集》二卷,皆所作杂文。《御倭武略》三卷

  • 古山集

    四卷。明桂华(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桂华,字子朴,湖南安仁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大学士萼之兄。尝从胡居仁门人张正游,故所学颇为醇正。著有《古山集》。是为其诗文别集,共四卷。四库

  • 尚书集解

    二十卷。孙承泽(1592-1676)撰。承泽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谷道人、退道人等。益都(今属山东省)人。因其家世隶上林苑籍,故自称北平人。清代著名学者。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兵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