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蓍图说

易蓍图说

十卷。清潘咸撰。潘咸不知何许人。所著别有《音韵源流》,其中引李渔《诗韵》,则其人一定在李渔之后。此书“周易大衍蓍”六卷,“连山易蓍”三卷,“归藏易蓍”一卷,都各自为之作序。其说认为,读《易》者应当从知道蓍法开始。易有三易,蓍法也有三种。周易大衍蓍法用四十九策,以四为揲,内含六百八十七万一千九百四十七万六千七百三十六卦。共用四千九十六卦。以彖爻二辞占《左传》繇辞,都是四千九十六卦的卦辞。邵子《皇极经世》采用的是《连山》蓍法,用九十七策,以八为揲,正卦一千一十六,互卦一千一十六,变卦三万二千五百一十二,以数断而不以辞断,其吉凶一定而不可变易。后周卫嵩元包用《归藏》蓍法,用三十六策,以三为揲,以飞伏、世应、浑天、纳甲、五行生克来占吉凶,用十二支十干为一千二百兆。又以焦赣的《易林》、《参同契》、《月卦》、《乾凿度》、《轨数》以及谶纬诸占为大衍之遗意。以管辂观枚数、《参同契》纳甲以及奇门遁甲、辉梦契响、鸟鸣辨音、拆字诸占为《连山》之遗意。以京房《火珠林》、翼氏风角、《素问》五运六气、扬子《太玄》以及元珠密语、杯珓洞灵、望云省气诸占为《归藏》之遗意。其中只有元包所说出自《归藏》,于古有征。其余大抵都是臆说,无所授受。其《杂卦》蓍数图,以四象起卦,反易为义,本无奇特,而托之为“翻阅旧籍,偶获一帖”,其又在丰坊伪经之下。《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丹溪手镜

    三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为朱震亨晚年所作,当时未及刊行,后经明天启间义乌令吴尚默令医官丁承祖校刊印行。上卷载论八篇,证治六十七种;中卷载论三篇,证治四十九种;下卷有论二篇,证治三十二

  • 广川书跋

    十卷。宋董逌(生卒年不详)撰。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政和中官徽猷阁待制。还著有《广川藏书志》、《广川诗故》、《广川画跋》等。据王明清《玉照新志》载之靖康末尚官司业;曾敏行《独醒杂志》称建炎

  • 易学象数论

    六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宗羲字太冲,号黎洲,浙江余姚人。明御史黄尊素之子。康熙初年,荐修《明史》,以年老多病辞。此书自序云:《易》广大无所不备,从九流百家借鉴精义以推行其说,而《易》之

  • 朱子四书语类

    五十二卷。清周在延编。在延事不详。该书取《朱子语类》中《四书》诸卷刊行,无所损益,亦无考订发明。

  • 黄帝内经太素

    三十卷。隋杨上善(生卒年不详)撰。杨上善,约生于隋唐之际,通经史,尤擅老、庄之学,并精医学,曾于隋大业间任太医侍御,名望素著。杨上善将《素问》、《灵枢》全部拆散,再按性质重行分类编次,撰成《黄帝内经太

  • 天外谈

    四卷。清石庞(约1692前后在世)撰。石庞,字天外,安徽太湖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为人小有才而未读书,石庞工曲,著有《姻缘梦》传奇,演木泾与田娟娟恋爱故事。是集为诗文别集,其诗文皆纤仄佻巧,坠入魔趣

  • 湘月

    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服

  • 史馆正字考

    一卷。是为前清国史馆官书,摘录群书中习见易误之字汇为一册,分为江、山、千、古四部。首画为点者归江部,共收甯、底、祇、祗等一百八十二字。首画为直者归山部,共收虐、、荒、号等一百一十七字。首画为撇者归千部

  • 金匮要略论注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

  • 诗谱

    ①一卷。汉郑玄撰,清王谟辑。《唐书·艺文志》著录郑玄《毛诗故训传》二十卷,又《诗谱》三卷。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将其内容割裂开,分别置于《风》、《雅》、《颂》各部之首。原单行本已失传,王谟乃从《毛诗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