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斩鬼传

斩鬼传

清刘璋(1667-?)撰。刘璋字子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人,雍正元年到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任县令四年,政声极佳。刘璋平生著述较多,除《斩鬼传》外,还有《幻中真》、《幻中游》、《凤凰池》、《巧联珠》、《飞花艳想》等才子佳人小说。《斩鬼传》全书十回,写钟馗落第,愤懑而死,被封为驱魔大神,专为人间剿灭各种鬼魅的故事。钟馗捉鬼,是我国古代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个鬼怪故事。唐卢肇《逸史》、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有类似的记载: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追捉小鬼,把他吃掉,自称是不第的武举,立誓除尽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因此而愈。于是诏名画师吴道子写其像,批告天下,以祛邪魅。自那时以后,民间渐成风俗,多于端午或除夕,悬挂钟馗图像,作为驱邪抗恶的一种精神寄托。本书作者就是取材于这一民间传说,运用幻想的笔法,对社会上各种邪恶,予以揭露和讽刺。书中描写的形形色色的鬼魅,实际是以鬼比人,讥刺封建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借以抨击社会黑暗现实。作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讽刺笔法变化多姿,语言通俗有力,妙趣横生,是我国讽刺小说中一部较好的作品。其版本有莞尔堂刊袖珍本、同文堂刊本、世界文库本等。今本有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本,书名《钟馗捉鬼传》;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本;1989年北岳文艺出版社王青平校勘本,附录资料、考证甚详,较为通行。

猜你喜欢

  • 靖海纪略

    四卷。明曹履泰撰。曹履泰,字大来,盐官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擢吏科给事,被诬入闽,授太常少卿,再至兵部右侍郎,随唐王起兵,至黄台兵溃,跳崖,被两僧人救至黄严寺,未久死去。著有《浪吟集》一卷。

  • 道德真经

    见《老子》。

  • 蕉声馆全集

    三十四卷。清朱为弼(1747-1817)撰。为弼,字右甫,号茮堂。安徽休宁人。嘉庆进士,由主事擢御史。累官至漕运总督。为官清廉,有政绩。林则徐比之于清端。时漕政积坏,为弼剔弊兴漕,行之称便。为弼公余不

  • 竹谱

    十卷。元李衎(1245-1320)撰。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丰台区北)人。官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李衎少时见人画竹,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喜,旋觉不类,辄叹息舍

  • 周易徐氏音

    一卷。辑佚书,晋徐邈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徐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今山东沂水)人,官至骁骑将军。其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纪籍志》载,孙邈著有《周易音》一卷,《唐书·经籍志》则不著

  • 古诗纪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1572)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

  • 清凉山志

    十卷。明释镇澄撰。镇澄,燕山广应寺僧人。清凉山亦名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北百二十里。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踞雁代,盘错数州。在四关之中,

  • 濂关三书

    无卷数。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该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将朱熹之注列于前,采诸家之说附于后,亦时时参以己意。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因《皇极经世书》、《正蒙》二书注者较少,故王

  • 黄州府志拾遗

    六卷,清沈致坚纂。沈志坚,字卓梧,湖北黄冈人,举人。夙好藏书,精于考证。曾著《三国地理志补》、《黄州府志证误》。其平时浏览古籍,凡有关黄州,考之旧志未采录者,辄自笔记,历数月而新志成。宣统二年(191

  • 唐宋八大家文抄

    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1512-1601)编。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古文功力尤深,又喜欢谈兵。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文体,最推崇唐顺之。迁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