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拜鸳楼校刻四种

拜鸳楼校刻四种

五种,五卷。清末民国初沈宗畸(详见《晨风阁丛书》)编。丛书收入冒襄《影梅庵忆语》一卷《悼亡题咏附录》一卷。其中《影梅庵忆语》为悼董小宛而作,其文哀婉悱恻,耐人寻味,非有文学特长者,不能为此,近已刊于冒氏丛书中。还收有余怀《板桥杂记》一卷、赵执信《海鸥小谱》一卷、史震林《欠愁集》一卷。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番禺沈氏刊本。

猜你喜欢

  • 离骚经章句义疏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

  • 西村诗集

    二卷。《补遗》一卷。明朱朴(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朱朴,字元素,浙江海盐人。生卒年不详。朴不乐仕途,正德、嘉靖年间与文徵明、孙一元相唱酬。著有《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然太仓,历下之时,七子

  • 柳黄同声集

    二卷。明杜桓编。杜桓字宗表,安徽州(今歙县)人。生平履迹待考。是编刊于宣德四年(1429)。以柳贯、黄溍皆其乡人,因采贯延祐七年(1320)以国子监助教分教上都诗三十二首,至治三年(1323)考试进士

  • 紫藤馆诗草

    一卷。富察敦崇(生卒年不详)撰。敦崇,满族,世居京师。家中有书斋名为“紫藤馆”。故以名集。是集所录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三年(1911)之诗作,共一百三十三首。附录诗三首,集中《哭兄及哭从文

  • 通鉴纪事本末

    四十二卷,袁枢撰。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著名历史学家。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调温州判官,后为礼部试官。乾道九年(1173),出为严州教授,在此期间,编纂成

  • 梅花馆诗集

    一卷。《诗余》一卷。清汪韵梅撰。汪韵梅,字雪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常熟言应千之妻。清代诗人。有诗《书感》曰:“无限沧桑感,临风慨叹频、科名谁济美,使节早承尘。留得书香在,何妨生计贫。所嗟是巾帼,有

  • 四书随笔

    三卷。清杨树椿撰。树椿著有《读周易本义随笔》。是书《大学章句》一条,《中庸章句》三条,为一卷。《论语集注》一卷,《孟子集注》一卷。大都杂举诸说,以证书义。所引程朱说居多,此外则考证注中所引名氏,别无阐

  • 玉磬山房诗

    六卷。清刘大观(约1794前后在世)撰。刘大观字正孚,号松岚。山东章丘县人,生卒年未详。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官至山东河东道,署布政使。此书以编年为次,凡古今体诗五百余首。始乾隆五十四年(1

  • 谦斋文录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

  • 和古人诗

    一卷。明毛晋(1599-1659)撰。毛晋,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家。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