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手臂录

手臂录

五卷。清吴殳撰。吴殳,字修龄,自号沧尘子。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工诗,王士祯、阎若璩对其甚为推许,著《围炉诗话》七卷。《清史列传》入《文苑传》。案《围炉诗话》于《四库提要》有著录(诗文评存目),云其名乔,则其有二名矣。书前有《自序》一篇题“戊午八月”,考本传王、阎对其甚为推许,王、阎卒于康熙朝,则知此“戊午”为康熙十七年(1678),非乾隆三年戊午(1738)可知。此书五卷,其中正集四卷,附卷一卷(分上下),皆自述其枪法、刀剑授受之源流,运用之精妙。吴早年亲受业石敬岩,私淑于程真如。其初受于石者为马家枪,既而得沙、杨二法,又读少林诸书,误程冲斗之误。后悟石氏亦为峨眉之传。故四卷先列马家枪,而旁及诸器,皆以枪法统论之。吴氏留心此道三十余年,手臂纯熟,技进乎道。追溯石、程二家之法,录而著之,故名曰《手臂录》。前四卷言枪、刀及临阵诸器。有说有图,可谓图文并茂,此皆其心得体会之作。附卷述峨眉枪者,为程真如氏所著。梦绿堂枪法则为少林僧洪转著。程冲斗十六枪势,则为坊间通行本,混入洪转书中,吴氏别而出之,列入附卷,以别于吴氏所自著书也。此书有《借月山房汇抄》本、《泽古斋重抄》本、《指海》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周易古文钞

    三卷。明刘宗周(1758-1645)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京破后,绝食而死。事迹县《明史》本人传。刘宗周与黄道周在明末都以善《易》

  • 保宁府志

    ①十四卷,明杨思震纂修。杨思震,明安岳教谕。其所纂除《保宁府志》外,另有《安岳志》若干卷。保宁府旧有志,然十分粗略,谬误亦多。杨思震以旧志为底本,适当删削,另广搜博采,增补史实,重新纂成兹编。《保宁府

  • 读诗考字

    二卷,补一卷。清程大镛撰。大镛字韵生,江苏清河(今江苏省淮阴县)人。此书对群经引《诗》而字有不同者,汇而别之,共分为十三考:一、《四书》引《诗》异字考;二、《左传》引《诗》异字考;三、《礼记》引《诗》

  • 仁斋直指方论

    见《仁斋直指》。

  • 毛诗异义

    四卷。清汪龙撰。汪龙,字叔辰,又字蛰泉,安徽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乾隆时举人,拣选知县,生卒年不详。据其目录后自识说,嘉庆十八年得与段玉裁相交,读了段所注《说文》,从前之疑义得以补正的有若干条,重写

  • 绀寒亭集

    十四卷。清赵俞(?-1713)撰。赵俞,字文饶,号蒙泉,上海嘉定人,生年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康熙三十七年(1698)授山东定陶县知县,在任五年,后因患病告老还乡。赵俞工诗文,与孙志弥等

  • 集注阴符经

    见《阴符经解》。

  • 白华绛柎阁诗集

    十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掌山西道监察御史。他承袭乾嘉汉学余风,广治经史,极有成就。更兼

  • 说文叠韵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 拘虚晤言

    一卷。明陈沂(详见《维桢录》条)撰。此书皆为陈沂所著杂说之文,一卷,分三十四条,二千余字。其体例有些近似连珠体,先取两事排比成句,作为比喻,而后阐明其寓意,即不用韵,也不注意修辞,语言朴素、浅显,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