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怀星堂集

怀星堂集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1492)中举,以后久试不第。正德十年(1515)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因病辞官,回归故里。著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怀星堂集》、《祝子罪知录》等。此集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陈以闻所刻,共三十卷;卷一、卷二为骚赋,卷三为乐府,卷四为古调,卷五为歌行,卷六至卷八为近体诗,卷九为古体诗、箴铭,卷十、十一为论议,卷十二、十三为书牍,卷十四为碑版,卷十五至二十为传,卷二十一至二十九为纪叙,卷三十为外教。祝允明以书法闻名于世,其诗文亦较有特点,顾璘《国宝新编》称:“允明学务师古,吐词命意,迥绝俗界。效齐、梁月露之体,高者凌徐庾,下亦不失皮、陆。”虽有些过誉,但亦说明其诗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诗的取材丰富,而且语言华美,下撷晚唐,上薄六代,往往得其一体。其文也潇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自成一家。

猜你喜欢

  • 戴东原转语补释

    四卷。曾广源撰。广源字浩然,湖北江陵人,曾任教于中国大学等校。尚著《等切南针》、《反切释例》等。是编分四章:卷一释序、卷二释韵、卷三释声、卷四释章。是编之作专为证明《声类表》即《转语二十章》,以《转语

  • 郑长者

    见《郑长者书》。

  • 韵字同异考辨

    五卷。清郭鉴庚撰。鉴庚字莼香,古申人,历主南湖文江诸书院讲席。是编为辨韵字同异而作,择音有数读而义有异同者录之。初依本韵分别写入,并略释其义。凡有二读三读者,字旁以二圈三圈识之,又音注云见某韵。其例略

  • 中山传信录

    六卷。徐葆光撰。徐葆光,字澄。吴江(今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帝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国王。诏命正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臣翰林院编修徐葆光至其

  • 兴化府莆田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汪大经修,廖必琦等纂。汪大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进士,曾任莆田县知县。廖必琦,曾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宋绍熙三年,郡守赵彦励创修郡志。明弘治十六年、嘉靖四十年、万历二年、万历四十一

  • 药方论

    见《伤寒论方》。

  • 野叟曝言

    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1705-1787)撰。夏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苏江阴人。诸生。博学多才,通经史及诸子百家,又广泛涉猎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崇尚程朱理学,斥黄老与佛学为虚妄。为人刚直,

  • 樗隐集

    六卷。元胡行简撰。简字居敬。新喻(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至正二年(1342)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官翰林修撰、江南道御史、江西廉访司经历。元末农民战争爆发,行简乞归乡里,教授经学。行简文章以“冲和

  • 天潢玉牒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主要记述明太祖历代世系,以及太祖出身寒微、起兵、登极后事。其书略以编年为次,凡皇后、太子、诸王谥号封爵,都一一详列。据考,此书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故有些记载与史实不符,不足据为实录

  • 鸣盛集

    四卷。明林鸿撰。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才荐授福建将乐县训导,后官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明初,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今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