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杭日记
一卷。元郭撰。郭字天锡,号云山,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雪山日记》、《快雪斋集》等。《客杭日记》为雍正三年(1725)厉鹗从郭日记中辑出的一册,所记自元至大元年(1308)九月初一至次年二月初九。其中颇记请托吏胥之事,亦有一些关于古迹文物的记载,可资参考。有《知不足斋丛书》(第一集)本、《武林掌故丛编》(第五集)本、《笔记小说大观》(第六辑)本、《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本等。
一卷。元郭撰。郭字天锡,号云山,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雪山日记》、《快雪斋集》等。《客杭日记》为雍正三年(1725)厉鹗从郭日记中辑出的一册,所记自元至大元年(1308)九月初一至次年二月初九。其中颇记请托吏胥之事,亦有一些关于古迹文物的记载,可资参考。有《知不足斋丛书》(第一集)本、《武林掌故丛编》(第五集)本、《笔记小说大观》(第六辑)本、《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本等。
十二卷,宋钱时撰。钱时,生卒年不详,字子是,号融堂。南宋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人,钱时年幼时超群脱俗,后绝意科举,究明理学,因江东提刑袁甫延请,主讲于象山书院,议论风发,指摘痛快,听他讲课的人总有
四卷。明杨时伟撰。时伟有《春秋编年举要》,《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正韵笺》,《四库全书提要·小学类存目》著录,谓是书有崇祯四年(1631年)自序,大旨以《正韵》不行于当代,故因其原本,增注于下,谓之“
三卷。清王士祯(1634-1711)编纂。王士祯本名士祯,因避讳作士正,改作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王士祯为一代宗匠,著述颇丰
十二卷。清周世澄撰。世澄生卒年及里贯均不详。他行伍淮军多年,为表淮军战绩,遂据亲身经历以及有关疏章、文报、时论等撰成此书。记事起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赴徐州部署剿捻,迄同治七年(1868)秋张宗禹
五卷。清朱瓒撰。朱瓒字霑,全椒人。此书成于乾隆五年(1740)。不讲河、洛,也不取朱子卦变之说,颇能芟除枝曼。只是逐句诠释,辞义虽然洁净,但不精微。《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二卷。《诗集》 二卷。清秦焕(?一1891)撰。秦焕,号文伯,江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授户部主事。曾随贾桢办理团练。同治元年(1862)襄助晏端办理军务,因功加员外郎衔。后
十卷。清祖植桐修,赵昶等纂。祖植桐,辽东宁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朝城县知县。考朝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时邑令周鲁。再修于万历时县令张泾。又五十余年后,邑人孟兆熊以个人之力重新纂辑邑乘。稿成,然未
三卷。明叶性、谈伦同编。叶性,生卒籍贯不详,官至潮州府同知。谈伦,生卒仕履亦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事迹、诗文及相关材料。书中首载韩愈遗像及韩山书院、鳄鱼、韩木诸图,其次录《唐书》韩愈传及
四十九卷。元方回(1227-1307)编。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此集为唐、宋二代律诗的汇编,所取尽五七言近体。自序称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奎之义,故名集《瀛奎律髓》。创“一祖三宗”
十卷。清毛谟撰。毛谟生平著述,见“说文检字”。是编专为初学检韵而撰,取《佩文韵府》字,依《康熙字典》部分,以笔画多寡为序,析为十卷。凡一字一韵者,注某字某韵,不注音义;一字二韵或数韵而义同者,仅别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