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宗法小记

宗法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程瑶田,字易畴,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举人。官太仓州学正,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未试卒。其粹于经学,精心格物,一虫介之微无不究其来历。所著《考工创物小记》诸书,已刻于《皇清经解》中,是书亦其一种。书首有《宗法表》,略言宗道,“先王所以一天下,自大夫以下达于庶人,乃犹散而无纪,此公子之宗道所由立。为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此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若无适而宗庶,则礼如小宗,此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其无宗亦莫之宗者,惟公子一人。所以然者,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先君不得祢之,于今君安得兄之。此宗法之通其穷,自卑而别于尊之义。至于后世皆得各自为祖,而归于下同之宗法。”次为《大小宗支相承世次》,再次为《公子宗道五事》、《庶姓述》、《世次顺数说》、《庶子不祭明宗说》、《庶子不祭表》、《宗法表》、《支庶旁行衺上及祖迁宗易提要图》、《宗法表补义》。是书专论《礼记》宗法,而未引《左传》《世本》诸书以证之,实为缺点。春秋时公子最重,诚有如《礼》所云别子为祖者,象鲁之臧孙、孟孙、叔孙、季孙,郑之七穆,宋之戴武庄桓诸族,皆各以公子为祖。且宋之华氏向氏等,有同时一族数人为卿者,则其后又可奉之为祖,则又可以称之继别为宗。其他象鲁僖公本庶出,而季友为母弟,其君非身尚非适,而其弟且为世卿之祖,又如叔牙之卒,《传》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似别子为祖,其成立与否,又或参以人事,非尽系宗法。至于所云殷中宗、高宗等,与宗法无关则甚合。总之三代皆重世族,故宗法很受重视,是书详为识别,颇具苦心。至秦废诸侯,隋除功臣五等之国,世族之贵,无复存者,则宗法亦等于空谈。其后虽有荫袭,实无大宗之可言。是书不能就春秋时事详征实证,固后人所当补也。是书最早版本为嘉庆七年(1802)《通艺录》本,后有《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农桑衣食撮要

    二卷。元鲁明善(生卒年不详)撰。鲁明善,维吾尔族人,元延祐元年(1314)任寿阳(今安徽寿县)郡监。在任郡监期间撰成《农桑衣食撮要》一书。《农桑衣食撮要》是一本农家历性质的农书。它按月分条罗列农夫应做

  • 四声综辨

    一卷。清魏崧撰。崧字祝亭,湖南新化人。因取士有五言试帖,应仕者每因一字之讹,致被遣落。绍衣堂氏因有《四声便览》之作,于并收者注明平韵某仄韵某。魏氏就《四声便览》详加注释以成是书,依《字典》分部,按笔画

  • 记纂渊海

    一百卷。宋潘自牧(生卒年不详)撰。据浙江《通志》记载,潘自牧为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庆元二年进士。官为龙游令。本书题曰“教授”,可能是著书时的官名。此书分门隶事。全书一百卷中叙天道者五卷,叙地理者二十

  • 律易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缪氏作《律吕通今图说》后,恐律吕随纳音易位说失之臆断,于是由干支之位推天地之数,乃知律由声生,声由数定。又疑纯阳终不合声音之序,于是由八音所不收探声理

  • 宣和画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宣和”乃宋徽宗赵佶在位后七年的年号,从1119-1125年间,盖时人奉敕所撰。《宣和画谱》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画,始自魏晋,所载共二百三十人,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分为十门,随其

  • 数马堂答问

    二十卷。清黄名瓯(生卒年不详)撰。黄名瓯字驭卜,福州人。《数马堂答问》是黄名瓯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分九类,即天文、地舆、人物、经书、史鉴、人事、释老、飞植、数学,共二百六十多条,而飞植类一条为最少。其

  • 觉世棒

    见《鸳鸯针》。

  • 除夕唱和诗

    一卷。明黄鲁曾辑。黄鲁曾字得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著有《吴中往哲续记》、《南华合璧集》。此编集友朋唱和之作,凡二十二首,皆嘉靖二十九年(1550)岁除即事诗,初鲁曾友

  • 秋水斋诗集

    十五卷。清张映斗(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映斗字雪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早年为汤右会所赏。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张映斗工诗。本编共十四集,皆其子守约、守愚所编

  • 蜀道驿程记

    二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记述康熙十一年(1672)王士祯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时往来所经之事。上卷自京师至成都;下卷自成都至河南新乡。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有清内府藏本、《王渔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