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遗民录

宋遗民录

一卷。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所录仅谢翱、方风、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溍、吴师道十人所作,已多挂漏。又溍及师道皆元臣,而纳新为郭罗洛氏,为元色目人,与宋遗民不相涉。概曰遗民,殊不可解。殆书肆贾竖伪托之以售其欺。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①一卷。作者不详。《四库提要》云:“乃洪武抄本,毛晋刻之,附于《忠义集》之后。或元人所作,或明初人所作。”所载为元初宋朝遗民事。有《汲古阁合订唐宋元诗》(五集)本。② 十五卷。明程敏政(约1445-1500)撰。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文学家。少聪慧,成化进士,学问广博,与李东阳齐名。官至礼部右侍郎,专典内阁诰敕。《明史·文苑传》称其“才高负文学,常俯视侪偶,颇为人所疾”。有《新安文献志》、《篁墩集》等。《宋遗民录》一书主要记录宋代遗民事迹。前六卷记王炎午、谢翱、唐珏三人的事迹及遗文,同时类列后代为三人所作诗文,第七卷以后,则附录张宏毅、方凤、吴思齐、龚开、汪元量、梁栋、郑思肖、林德旸等八人事迹。第十五卷记元顺帝为宋瀛国公子事,而全引余应诗、袁忠彻等所记。该书考证未能精审,如记虞集私侍文宗之妃一事,说殊妄诞,明为时人所谎造,然该书信而录之,亦甚乖谬。该书有明嘉靖二年至四年程威、程普等刻本;清初抄本,内有黄丕烈校并跋;清康熙三十三年抄本;清乾隆四十三年吴翌凤抄本,内有吴翌凤校跋并临黄丕烈校跋;清张德荣抄本;现均藏北京图书馆。并皆只存六卷。该书又曾收入清鲍廷博辑的《知不足斋丛书》,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清长塘鲍氏乾隆道光间刻本(第168种)。

猜你喜欢

  • 时节气候抄

    六卷,首一卷。喻端士撰。喻端士,清嘉庆前后南昌人,《贩书偶记》时令类著其书为“道光元年(1820)密香庵刊”。

  • 春秋一得

    一卷。清阎循观(详见《尚书读记》)撰。此书重在阐发孔子笔削《春秋》之意,对胡安国的某些说法有所驳正,持论尚称平允明白;但全书仅八十八条,大约系未完成之作。乾隆三十八年(1773)树滋堂精刊本。《西涧草

  • 五经总义类

    西汉时,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五经是经的基础和主干,如《十三经》中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释《春秋》的,《礼记》是《礼》的“记”,《尔雅》是经书训诂的汇编,

  • 黄楼集

    二卷。明鲁点编,胡廷宴补。鲁点生平籍里见《齐云山志》条;胡廷宴,漳州(今福建龙海县)人,生平不详。是集录苏轼等诗文。据史载:“宋熙宁十年,苏轼守徐州,值河决澶渊,南溢于泗,城几没。轼捍御百方,城以无恙

  • 释服

    三卷。清宋绵初撰。绵初字守端,号瓞园,江苏高邮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贡生,历官五河、清河训导。深于经术,长于《诗》说。尚著《韩诗内传征》、《形声指误一隅编》。是编释服冠及其制度之古称殊详,宋

  • 横塘集

    二十卷。宋许景衡(1072-1128)撰。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温州市)人。元祐九年(1094)进士。宣和六年(1124),召为监察御史。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累迁中书舍人。高宗朝至尚书右丞

  • 古文尚书疏证

    八卷。阎若璩(1636-1704)撰。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第。若璩博通经史,长于考据,尤精地理,尚书徐乾学延为上客,与修《大清一统志》及

  • 广汉魏丛书

    八十种,四百六十五卷。明何允中重编。何允中为明万历年间武林(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程荣《汉魏丛书》刊行后,何允中在原书基础上搜求附益,刻七十六种,后经翻刻,又增至八十种,与程本并流传于

  • 禹贡今释

    二卷。清芮曰松撰。芮曰松字次乔,安徽当涂人,生卒年不详,为清代后期学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蒋廷锡作《尚书地理今释》,其所释,为当时之地理。以后的地理沿革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康熙时期,雍、梁二州的山川多

  • 国朝师儒论略

    一卷。清代成孺撰。成孺字心巢,原名成蓉镜,字芙卿,江苏宝应(今江苏中部)人。著有《周易释爻例》、《尚书历谱》、《宋史·地理志校勘记》、《经史骈技》、《心巢文录》、《成氏遗书》等二十余部书。此书为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