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迩言
一卷。明虞淳熙撰。虞淳熙,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人。是书首有张位序及虞淳熙自序,列有提纲,内列宗传图、全孝图、孝字释、全孝心法、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将目录汇编成斋戒事亲之目、斋戒事君之目、斋戒事天地之目、五刑章之目等四个部分。《孝经迩言》用语录体,征引不滥,通俗易懂。该书版本为万历刊本。
一卷。明虞淳熙撰。虞淳熙,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人。是书首有张位序及虞淳熙自序,列有提纲,内列宗传图、全孝图、孝字释、全孝心法、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将目录汇编成斋戒事亲之目、斋戒事君之目、斋戒事天地之目、五刑章之目等四个部分。《孝经迩言》用语录体,征引不滥,通俗易懂。该书版本为万历刊本。
一百四十二卷。明陆楫(生卒年不详)编。陆楫,字思豫,明上海(今地名同)人,赠礼部侍郎。陆深之子也,其它生平事迹及著述不详。此书约刊成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唐锦序言中称:“凡古今野史外记,丛
二十二卷。元刘因(1249-1293)撰。因字梦吉,号静修。保定谷城(今属河北)人。习程朱理学。曾入仕,后辞官以著述为业。此集又称《静修集》,集内诗十四卷,乐府一卷,文七卷。有元至顺元年庚午(1330
五卷。清世宗(1678-1735)御编。清世宗名胤祯,爱新觉罗氏,满族,康熙第四子,清朝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初封为雍亲王,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尧帮助取得帝位,即位后,打击朋党,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汝为、郭文翘修,潘树棠纂。李汝为,光绪年间任永康县知县。此志为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田赋、卷四礼典、卷五职官、卷六选举、卷七、
三十八卷。明叶盛(详见《叶文庄奏草》)撰。此书记明代典章制度,及一时遗文逸事。许多材料均可与史传相参证。书中援引的书籍比较庞杂,致使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作者还十分熟悉掌故,所以对朝廷旧典的考究最为详细
十卷。意大利高一志(?-1640)撰。高一志字则圣,初名王丰肃、王一元,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中国南京传教,在该地建立第一座教堂。当反教运动时他与曾德昭均被捕入狱,于1617年被逐到澳门,教会在
九种,二十三卷。清杨于果编。杨于果字硕亭,秦安(今山东省秦安县)人。生卒年不详。十四岁会做诗,三十岁中进士,后在长阳、汉川等地做知县,著有《群经析疑》、《二十一史史概》等著作。丛书所收九种为:杨于果《
十种,五十三卷。清王庆勋编。王庆勋字叔彝,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收著作十种,《可作集》八卷是王庆勋所辑录师友名贤之诗,每位作者都有小传,仿王渔洋《感旧集》的体例编定。《同人诗录》收王庆勋
无卷数。明蓝田(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山东即墨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张璁等希旨议大礼,蓝田屡上抗论,受杖几死,又纠劾陈诜不法事,直声大
三卷。明曹昭(生卒年不详)撰。曹昭,字明仲,松江(今上海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共三卷,分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古窑器、古漆器、锦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