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威远县志

威远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李南晖修,张翼儒纂。李南晖,通渭人,曾任威远县知县。张翼儒,平襄人。威远县志创修于明中叶邑令汪鲸,至乾隆李南晖任县令时,已二百余年,所存汪志仅有写本七十余页,李遂立意重修邑乘。翼儒系其姻娅,萍踪偶聚,相助为理。二人广搜博采,同时参阅各类史书,终成兹编。《威远县志》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共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序、修纂姓氏、凡例、篇目次第说、诸图。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地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官师志。卷五,食货志。卷六,典礼志。卷七,人物志。卷八,艺文志。此志叙述繁冗,罔知体要。如建置下子目有树艺、惠恤,食货下有支存裁减。风俗入于典礼,人物下虚立理学儒林,艺文首载圣谕,是皆一得自足之儒,凭臆为之,而不知其大乖体制也。各门冠以小引,大多高谈空论,无参考价值。尚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乾隆四十年本。② 六卷,清陈汝秋纂修。陈汝秋,江苏宝山人,乾隆进士,曾任威远县知县。嘉庆三年(1798)十二月,陈汝秋任县令后,曹吏以志进。陈披阅后,认为该书叙古今沿革,考据多疏,记河道源流,靖委未悉,遂萌重修志乘之心。后逢大府檄所属各送邑志,因取旧志校之,订其讹,辨其实,正其图经,均其道里,癖其伪体,汰其俚词,而成是编。《威远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此志自天文以至人物,条分缕析,眉目清晰,足称精核。各门前冠以小序,侃侃而谈,亦颇蕴籍。可谓简明博洽,笔老气苍,不入寻常蹊径。惟以诰敕冠诸艺文之首,且不过五品以下诰命耳,以此自乱其体,乃使璧有瑕也。尚有光绪三年(1877)重印本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嘉庆十八年刻本。③ 三编四卷,清吴增辉修,吴容纂。吴增辉,阳湖人,曾任威远县知县。吴容,岁贡,训导。兹编为威远县志第三编也。《威远县志》光绪三年(1877)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姓名、凡例;天文志,含星野、井鬼图、井鬼步天歌、井鬼主应,舆地志,含沿革、疆域、形势、山川、水道图;职官志,含知县、儒学、汛防、典史,建置志,含城垣、万寿亭、公署、公馆、三费局、街道、社稷坛、神祇坛、先农坛、至圣庙,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节孝祠、奎文阁、武庙、文昌宫、龙神祠、火神祠、地隍庙、三皇庙、李公祠、津梁。卷二,食货志,含物产、仓储、户口、赋役、蠲政、权政、请领、军需、惠恤;学校志,含圣谕楼、申明亭、明伦堂、书院、义学、考棚、教场、演武厅、学额、学田、贫士田、风俗;选举志,含贡生、举人、进士、武举、武进士、荐辟、恤荫、仕宦、封赠;武备志,含兵额、铺司、炮台、火药局、器械、团练、砦堡。卷三,人物志,含忠节、忠义、孝友、行谊、寿民、流寓、坊表、丘墓;列女志,含贤母、孝妇、贞女、节妇、烈女、烈妇、寿妇、坊表;艺文志,含记、序、传、书、启、诗,杂类志,含古迹、金石、外纪、辨伪、祥异。卷四,附奉颁典礼暨田房诸契。此志编次既无体例,词笔更为平庸,立论多荒谬。山川一篇,杂以术者风水之说。封赠之表,俨若私家谱系。其贬李陈旧志也,谓详者近于琐屑,略者未免粗疏,今观邑志,实兼而有之。所谓三长,乃不一具。尚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版本。

猜你喜欢

  • 儒学警悟

    六种,四十一卷。南宋俞鼎孙、俞鼎经编辑。编者生卒年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详。据书前目录标题,仅知鼎孙官为太学、鼎经官为上舍,皆为学官。丛书共收书六种,《石林燕语辨》十卷、

  • 瞻园词

    二卷。续一卷。张仲炘撰。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张凯嵩之子。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御史、给事中等职。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

  • 粤游草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金陀老圃。秀水(今浙江永嘉)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顺治三年(1646)革职。顺治十一年起官太常寺少卿、户部右侍郎、广东布政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一卷。元王国端(生卒年不详)撰。王国端,婺源(今属江西)人。其父王镜泽为当时名医,擅长针灸。王国端继承父业,亦以针灸闻名。曾托名扁鹊相传,专论针灸之法,参以家传经验,此书成于天历二年(1329)。首为

  • 左传拾遗

    二卷。清朱元英撰。元英字师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康熙四十八年(1109)进士。此书体例上模仿宋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摘录《左传》史事一百一十条,作者对其加以考订,又与吕氏《博议》之旨在发明经义有

  • 清溪漫稿

    二十四卷。明倪岳撰。生卒年未详。倪岳,字舜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徙居上元(今江苏江宁)。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登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倪岳承其家学,研精

  • 空明子集

    二十八卷。清张荣(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张荣,字景桓。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是集有诗集十八卷,文集八卷,杂录一卷,词一卷。自序一生得古文杂作六百余首,诗三万余首,词一千五百余首,歌谣三百余首。

  • 周易释文

    ①一卷。敦煌遗书唐写本,唐陆德明撰。德明字元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官至唐国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其事见于新、旧《唐书》本传。此本出于甘肃敦煌石室。据后记知,其写于唐开元二十六

  • 医学正传

    八卷。明虞抟(1438-1517)撰。虞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义乌(今属浙江)人。世医出身,幼年曾习举业,后弃而专攻医学,其曾叔祖曾受学于同代名医朱震亨。虞氏承其家学,对朱震亨之说亦颇尊崇。医术

  • 盐政志

    十卷。明朱廷立撰。廷立,字子礼,号两崖,通山(今属湖北省)人,嘉靖癸未进士,早年受学王守仁,督北畿学政时提倡正学,精于藻鉴,人称朱夫子。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盐政志》、《马政志》、《家礼节要》、《两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