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易缉说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撰。王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平不详。田泽述刊书始末,称皇庆二年(1313年)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田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春秋类传》已佚,而此书仅存。其说易力主数学,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持论与先儒迥异,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唯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同时有玉井阳氏,著《易说》二卷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具见书中。然其辨论图书,仅前二卷、三卷以后,诠释经文,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故吴澄谓“王巽卿易虽与鄙说多不同,然皆祖本《程传》”,“其书最为平正稳当”。四库馆臣则说:“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其解释上、下经较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而斥《序卦》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无一语之诠释。虽曰好为高论,亦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之旧说。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而不改经文,颇为四库馆臣所称。此书《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说《季目》有元刊本,又引何曰“吴任臣家有宋刻”,恐以元本为宋本。倪氏《宋志补》载之。《通志堂经解》本从抄本付刻。《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并收入。

猜你喜欢

  • 毛诗异同评

    ① 一卷。晋孙毓撰,清王谟辑。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孙毓,字休明,北海(今山东潍坊一带)人,晋豫州刺史。《隋书·经籍志》著录晋长沙太守孙毓撰《毛诗异同评》十卷。《经义考》曰,《隋志》别集类有晋

  • 周官故书考

    四卷。清徐养原(1758-1825)撰。养原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青人。嘉庆六年(1801)副贡生,不应科举,民家治学。精于校勘。对六书、古音辨析研究精深。著有是书及《仪礼古今异同疏证》、《论语鲁论考

  • 龙筋凤髓判

    四卷。唐张鷟(约660-741)撰。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授歧王府参军,累官至学士,四门员外郎,终于龚州长史。其事迹载于两《唐书》其孙张荐传中。据说

  • 存余堂诗话

    一卷。明朱承爵撰。朱承爵生平详见《灼薪剧谈》辞目。是集为诗论集。凡论诗二十六条,如论“天厨禁脔假借格”之谬,辨《渔隐丛话》论“琴阮琵琶诗”之非,其说皆确。他论“映雪收萤”一联,及苏轼《少年诗》一条,欧

  • 安老怀幼书

    四卷。明刘宇(生卒年不详)编。刘宇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此书为丛书,共两种,包括《安老书》三卷,《怀幼书》一卷。宋咸淳年中陈直撰《养老奉亲书》,元大德年间邹铉续补为《寿亲养

  • 词林纪事

    二十二卷。清张宗橚(1705-约1775)辑。张宗橚字泳川,号思岩,海盐(今属浙江省)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5),约卒于乾隆四十年(1775)。张氏为海盐世家,代有闻人。其兄张宗楠辑有王士祯《带

  • 灵城精义

    二卷。旧本题南唐何溥(生卒年不详)撰。何溥,字令通,生平不详。此书分上下二卷。其上卷论形气,主要叙述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之法;下卷论理气,主要阐发天星卦例、生克吉凶之兆。宋以来诸家书目对此书都不著录,书

  • 论语颜氏说

    一卷。刘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延之字延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今有《颜光禄集》辑本。子、史、志都未言及颜注《论语》。只皇疏

  • 四明风雅

    四卷。明宋宏之(约1538前后在世)编,戴鲸增删,张时彻又增删之。宋宏之,仕履未详。戴鲸字时霖,号南苍,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本书收录明代宁波之

  • 三余赘笔

    二卷。明都卬(生卒年不详)撰。都卬字维明,号豫庵,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太常寺卿都穆之父。都穆为工部主事时,诏封其父都卬如其子之官,此时都卬年已八十。此书共二卷,分夜半日出、古字相反、饮食必祭、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