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古今本通考

大学古今本通考

十二卷。明刘斯源编。斯源字宪仲,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成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先列朱熹《大学》改本,然后列《礼记》古本,再列魏石经本,再列二程改本,并以宋、元、明诸儒说《大学》者附于其后。《四库提要》著录《大学古今通考》,漏一“本”字。《大学》本出《礼记》,经文无古今可言,版本则有古今之异,刘氏集诸家刻本,名之为《古今本通考》。

猜你喜欢

  • 古今岁时杂咏

    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生卒年不详)编。蒲积中,眉山(今属四川)人。本书之前,宋绶有《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宣献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岁时章什,厘为十八卷,现增益为二十卷

  • 诸儒语要

    二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得第一名,授武进主事。后任翰林编修、春坊司谏。因触怒明世宗,夺官为民。东南倭寇作乱、被起用为南部东

  • 周易变通解

    六卷。清万裕沄撰。万裕沄字澍辰,湖北黄冈人。曾官崇阳教谕。作者治易,主张“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引之存乎通。上下无常,惟变所适”,故名其书为“变通解”。全书宗汉人之说,认为邵子之先

  • 燕山梦草

    一卷。《萧草》一卷。明陆澄原撰。生卒年未详。陆澄原,字嗣端,浙江平湖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谪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副,以兵部员外落职。著有《芝房集》六卷。《千顷堂书目》著录,

  • 三子定论

    五卷。清代王复礼撰。王复礼见《家礼辨定》条。此书编撰宗旨是维护王守仁学说,调停朱、陆二派之争。全书分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卷为《朱子晚年定论》,第二卷为《陆子定论》、第三卷为《王子定论》,第四卷摘录诸家

  • 圣武亲征录

    一卷。又题《皇元圣武亲征录》。著者不详。记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两朝史事,成书于元世祖时期。元朝太祖、太宗《实录》多取材于此。有些记事为《元史》、《元朝秘史》所无,可补其阙,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广新方言

    二卷。陈启彤撰。启彤字筦侯,江苏泰州人。是编卷首冠以凌文渊序及宣统三年(1911年)仲春作者自序。末有率群附识。卷分上下,各冠以目。旨在增广《新方言》所未备。每一词条皆征引古训,其中以《说文》为主,间

  • 妇人集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馆修《明史》,后病卒。著有《箧衍集》(已著录)。是集收录了有关明末

  • 笋梅谱

    二卷。明释真一撰。释真一,真实姓名、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天启七年(1627)居住在杭州法华山龙归坞,著有《笋梅谱》一书。是书主要记载释氏所居之地的各种笋类和梅花。因该地笋类、梅花极盛,故撰此书

  • 书经绎

    二卷。明邓元锡撰。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南城(今属江西省)人。邓氏居家著述三十多年,有著作多种。《书经绎》二卷,不录经文,只依照各篇演绎大义,总的来说本书比较肤浅。不过其中也稍有可取者,如在解说“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