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子校注

墨子校注

十六卷。清毕沅(1729-1796)撰。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山人,江苏镇阳人。沅一生著述颇多,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在沅校注《墨子》之前,已有卢文弨、孙星衍二人校注。沅集其成,复检群书,参酌校订,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书成。其中间广引卢说,而卷十以后附录星衍识语,定为十五卷,目一卷,共十六卷。沅在注书之时,引《文选注》、《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诸书,校其伪误;用《尚书》、《史记》诸子考其事实,用力颇勤。注中虽有一些错误,然《墨子》一书,意旨艰深,文句诘涩,尤为难读。清代儒学家重《孟子》而斥墨家,对《墨子》漠不留意,致使错误展转。其中尤以孙诒让《墨子间诂》最佳。而创始之功,则应首推毕沅《墨子校注》。现存的主要版本有:《经训堂丛书》本,《子书百家》本,《百子全书》本、《二十二子》本,《二十五子汇函》本,《子书二十八种本》,袖珍古书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等。

猜你喜欢

  • 小尔雅补义

    一卷。清王贞撰,门人张其维、汪昌言校。贞字彦明,号月池,江西婺源县人,尚著《夏小正小笺》。是编卷首有同治癸酉(1873年)三月王氏自序。其所补释之本为宋咸注本。书分广诂、广言、广训、广义、广名、广服、

  • 菌阁琐谈

    一卷。清沈曾植(1851-1922)撰。沈曾植字子培,别号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证》、《海日楼

  • 道州新志

    十五卷,清张大成修,魏希范等纂。张大成,三赣人,曾任道州知州。魏希范,道州人。按道州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万历知州梁祖尧再修。清康熙三年(1664)张大成任知州后,奉檄修志。而故籍散失零落,已不可考。

  • 四声猿

    明徐渭(1521-1593)撰。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亦别号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诸生出身,屡应乡试不中,少负异才,十二、三岁赋雪词。十六岁拟扬雄解嘲作《释毁》。后为

  •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蒋廷锡、张照等四十余人,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雍正五年完成。清世宗御定颁行。经、史、子、集四库之中,子、史二部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

  • 日本源流考

    二十二卷。王先谦撰。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洒,江苏学政等。中日甲午战争后,主张振业工业,办公司,反对戊戌变法。武昌起义后,闭门著书

  • 云中郡志

    十四卷。清胡文烨等纂修。胡文烨,字德辉,山西永济县人,出身贡生,顺治七年(1650)从昌平知州升大同知府,九年(1652)又升为平阳巡道。按《云中郡志》云中郡为大同府之古名,来源始于秦,其地处边陲,秦

  • 冬夜笺记

    一卷。明末清初王崇简(生卒年不详)撰。崇简字敬哉,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补选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冬夜笺记》系其随笔札记之文,大为编撰成书于康熙四年(1665)。所

  • 枫林集

    十卷。明朱升(约1341前后在世)撰。朱升,字允升,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朱升为明初著名历史人物,也是位著名学者,人称“枫林先生”。明初建时曾参与制定经国大略,当时的典章制度多出其手,与陶安、宋濂齐名

  • 父书楼吟稿

    二卷。清戴书芬撰。戴书芬,生卒年不详,字月村,江苏昆山人,金山诸生王景高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元年辛巳(1821)刊本,书前有胡敬序,第一卷收诗九十三首,第二卷收诗七十二首。松江府续志题作《月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