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永乐大典》。
二卷。清朱(生卒年不详)撰。朱,字素臣,又字笙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活于明末清初。与朱佐朝齐名,时称二朱,或以为兄弟。二人皆为与李玉同时的戏曲名家。朱著有《十五贯》、《秦楼月》、《锦衣归》、《朝
二卷,清黄誉纂修。黄誉,字耐庵,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廪贡,嘉庆五年(1800)任太平府照磨。此志嘉庆七年(1802)成稿付梓。《龙州纪略》嘉庆八年(1803)刻本。分上下二卷,卷首四序,上卷舆
一册。编者不详。此科监临官为王倓,考试官为熊文举、李仲熊,中式举人为邢应斗、王公选等。现有明崇祯年刻本。
四卷。明鲍山(生卒年不详)撰。鲍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曾入黄山,在白龙潭上筑屋,住了七年之久。在此其间“备尝野疏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成《野菜博录》一书。
一卷。明朱升(1299-1370)编。朱升字允升,号枫林。安徽休宁人。明洪武元年(1368)进士。世称枫林先生。有《周易旁注》。此编皆录五言绝句,始于汉、魏,终于晚唐。分为直致、情义、工致、清新、高逸
即《思文大纪》。
十七卷。明张五典(?-1625)撰。张五典,字和衷,号海虹,山西沁水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著有《大司马张海虹先生集》。是集凡十七卷。包括疏十篇,议四篇,论一篇,古今体诗一百零一篇,启三十一篇
①十卷,首一卷,清朱堂、李纪修,舒友亮纂。朱堂,字冠山,号敬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明史纲目馆分修,乾隆十六年(1751)任靖安知县。李纪,字畴四,四川中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
一卷。明沈周(1427-1509)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为人耿介独立,博极群书,风神萧散,以绘画名于当世,未仕。著有《石田集》、《石田诗集》等。《石田杂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