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雅

唐雅

二十六卷。明张之象(1507-1587)辑。张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是书取武德-开元间唐代君臣唱酬之作二千余篇,其中选帝王七人,公卿一百六十八人,宫闺八人、外夷二人。分为五十三部,以类编次,如天文、四时、节序、山岳、京都宫殿等。时以天宝而后风格渐卑,故不选。此法实因复古派“诗必盛唐”之说。且书中杂入《喜雨》诸赋,体例亦不纯正。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和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无锡本。

猜你喜欢

  • 宫有,实实枚枚。赫赫姜,基本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徐稷重,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 桔录

    三卷。宋韩彦直撰。韩彦直,字子温,韩世忠长子,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曾奉命使金,守节不屈。后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以光禄大夫告老辞官,卒封

  • 四书衷是

    不分卷。清孙绳武撰。孙绳武,字文辅,善化(今湖南长沙县)人。是编大旨以圣贤之言精微广大,非朱子为之集注,后人无由窥测。因而全部以朱子为宗。又以仅守一说为寡当,故参以《朱子语类》、《朱子或问》、《四书大

  • 训纂堂丛书

    六种,十六卷。清杨调元编。杨调元,贵筑(今贵州贵阳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所收著作,都是久已不传的珍本。如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十卷,在《隋书·经籍志》上有记载,原书自唐以后已亡,清宋翔凤加以搜采,校

  • 道学正宗

    十八卷。明赵仲全(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撰。由其子赵健校补。赵仲全字梅峰,泾县(今属安徽)人。赵健字行吾,万历进士,官至通政司使。此书为任太仆寺卿时所作,标题称“后学管窥不肖男”。书前列《河》、《洛》诸图

  • 别雅类

    五卷。不著撰人姓氏,亦无刊刻年月,撰人及撰作刊刻时间皆无考。卷首叙曰:乡先辈吴山夫先生《别雅》五卷,刻于程氏。典核详赡不待赘,惟以韵编,未订类次,逊志之士读而惜之。溽暑多暇,泚笔类分,仍为五卷云云。其

  • 等韵简明指掌图

    图一卷,论一卷。清张象津撰。象津字汉渡,山东新城人。尚著《白云山房诗集》、《白云山房文集》、《考工释车》、《离骚经章句义疏》等。张氏嘉庆乙亥年(1815年)自序云:“今年诸孙幼稚者,欲使知平仄,其才敏

  • 毛诗拾遗

    一卷。晋郭璞(276-324)撰。清马国翰辑。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高才,名冠一时,好阴阳卜筮之术。晋元帝时为著作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王敦平定后,追赠弘

  • 田赋考辨

    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晚年授通州学正。李氏与其师颜元主张“经世致用”,世称“颜李学派”。李氏之《周礼传注》等书,《四库总

  • 阮子正论

    见《阮子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