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注疏删翼

周礼注疏删翼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礼”。除著有《周礼注疏删翼》外,还有《仪礼注疏删翼》。《周礼注疏删翼》于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多刊削其繁文,故称之为删,又多引诸家之说发明其义,故称之为翼。《周礼》之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为研究《周礼》之集大成,宋代名儒程、朱,虽盛称《周礼》,而皆无笺注之专书。王安石、王昭禹始推于文句之间,王与之始脱略旧文,多辑新说,叶时,郑伯谦则另立标题,借经抒义,考据之学,渐为论辨之学。朱申以后,苟趋简易,《叙官》以无用而删之,经遂有目无纲。经俞庭椿至明,诸家之说与《周礼》原意更远。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力遏横流,恪遵古本,以郑注、贾疏为基础,对其进行重新整理,并引诸家所长阐发新义,为《周礼》之清理和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版本有:明崇祯间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隆庆四年(1570)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初函三堂印本;嘉庆十年(1805)卒墨斋刻本。

猜你喜欢

  • 天禄识余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

  • 说文述谊

    二卷。清毛际盛(?一1791)撰。际盛字清士,宝山(今属上海市)人。师事钱大昕,曾主讲泰山书院。治《说文》有年,著作尚有《说文新附通谊》。是书自序云:“己酉(1789年)九月,归自江夏,始成《述谊》一

  • 国雅初集

    清陈允衡(生卒年均不详)编。陈允衡字伯玑,江西南昌(今属江西)人。避乱寓羌江,杜门穷巷,以诗歌自娱,与王士祯、施闺章交最笃。陈允衡体瘦,双瞳碧色。因爱琴,署其堂为“爱琴”。构屋南州之苏公亭畔,啸歌自适

  • 许钟斗集

    五卷。明许獬(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许獬,字子逊,同安(福建厦门)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八经类集》,已著录。该集共五卷,多为应俗之作。人称:“馆课又居其强

  • 律吕正论

    四卷。明朱载堉(见《乐律全书》)撰。是书扫除古法,独出新意。朱载堉认为《史记》称黄钟八寸十分一,约十分为寸。《管子称九九以是生黄钟,约以九分为寸。从汉代京房、刘歆开始以九寸为九十分,以空围相乘得八百一

  • 伏羲图赞

    二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诸生。投俞大猷麾下,官至蓟镇游击。富于藏书,多著述,尤精音韵之学。该书上卷对奇偶之数,皆以黑白为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皆规

  • 平定两金川方略

    一百五十二卷。清阿桂等撰。阿桂(1717-1797),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他是乾隆时期举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参预清廷机要政务数十年,颇为高宗所倚重。阿桂在乾隆三十九年(1

  • 后渠庸书

    一卷。明崔铣(见《士翼》)撰。此书为作者的笔记汇编,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易》不本于《先天图》;宋代人说古事多以其意忆之。所论多无门户之见,然而诸条皆见于作者所著的《士翼》一书之中。

  • 六帖新书

    见《白孔六帖》。

  • 四书讲义参真

    十九卷。清党瀛编辑。党瀛,字海峰,陕西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是书首有钱宝琛、凌泰封、张祖基三序,《论语》十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七卷。大旨遵《朱子章句集注》,集诸儒异同,间或也自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