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经传训解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四卷,注曰存三卷。然四库著录本惟存上下经二卷。馆臣考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以彖传置大象后,以小象置各爻辞后,皆低一字以别卦爻,与今本合。又言其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皆低一字,而今本无。盖董氏所见为四卷本,朱氏所见佚其一卷,馆臣所见本又佚其一卷矣。《经义考》载其弟沈《后序》一篇云,汉唐传注者数百家,大抵泥于文辞,淫于术数,杂以荒唐之说,未真得圣人之心者。至宋邵子始明象数之源,程子断以义理之正。先师朱文公,先父蔡西山又推衍以致其极。兄伯静早受是学,沉潜反复,积之有年,著为是书。“数有条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简洁而该贯。夫深莫深于象数,而象数至是而益明;微莫微于义理,而义理于是而益著。”可见此书兼言象数、义理,而于义理“钩深阐微”尤甚。王应麟谓其解离卦九三“鼓缶而歌”当哀而乐也。“大耋之嗟”当乐而哀也。盛衰之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为其动心,而失其常者,故凶。王氏赞曰“此说长于古注”。《经义考》又载陈淳语,讥其“训诂依《本义》,逐字分析觉太细碎”,阐发义理又“未能远脱王韩老庄之见”。此也不失为中允之论,切中宋儒说《易》之弊。此书原本题“周易卦爻经传上下篇训解”,四库著录本系为澹生堂抄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易类》收录此书。

猜你喜欢

  • 文选楼藏书记

    六卷,清阮元撰。此目多收江南传钞本,每卷分类排列,记书名、卷数、版本,略述内容,卷末集部多缺此项。有民国间传钞本。

  • 敦煌本毛诗故训传

    残存五卷。是卷罗振玉据法国巴黎所藏敦煌写本影印。计唐写本二卷,六朝写本三卷。唐本甲卷始于《周南·汝坟》“(王)室如毁”句,迄于《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句。乙卷始于《邶风·柏舟》《故训传》第

  • 卫藏揽要

    六卷,民国邵钦权纂。邵钦权,字季衡,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北京筹边高等学校,专攻藏事。《卫藏揽要》稿本,全书六卷,卷首有于长葆序。分为:稽古、山川、风俗、宗教、政治、兵制。每门之下,附有诸小目。此书小目较

  • 留香室丛刻

    十种,六十八卷,清梁章钜、祝昌泰编。梁章钜,福建长乐人。祝昌泰,福建浦城人。丛书收福建先贤著作十种:宋何《春渚纪闻》十卷、宋真山民《真山民集》一卷、宋真德秀《西山文钞》八卷、宋杨亿《西崑酬唱集》二卷、

  • 诗故考异

    三十二卷。清徐华岳撰。华岳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二年(1997年)进士。本书卷首有撰者自序。全录毛传郑笺,而节录孔颖达《正义》。齐、鲁、韩三家,见于宋王应麟《诗考》及他书者,亦全录之,附于传笺之

  • 志远斋史话

    六卷,清杨以贞撰。杨以贞,字铁山,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据考,《志远斋史话》为光绪初所作。此书于古来是非成败;识断明通,尤其对明末的历史,论断更为精深、详明,如对明末之饷加派、辽东用兵、阉党与东林党

  • 禅林僧宝传

    见《僧宝传》辞条。

  • 香海庵丛书

    九种,十一卷。清徐琪(1849-1918)编。徐祺字花农,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同治年间进士。徐祺善长诗文,他的父亲徐洪谟,母亲郑兰孙,也是当时著名的诗词作家,可惜去世很早。后来徐祺从师俞樾,与李

  • 明一统志

    九十卷。李贤等奉敕撰。李贤(1408-1466),字原德,明初邓州(今河南邓县)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1433)进士。英宗复位后,进为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宪宗即位,

  • 韩氏读有用书斋书目

    一卷。清韩应升藏 封文权编。韩应升,字对虞,江苏娄县人。道光二十四(1844)举人,官内阁中书。喜好藏书,尤嗜宋元旧本,计400多种皆出黄丕烈、顾广圻等名家手校。道光末,太平天国攻陷苏州,其家藏流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