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礼部词话

吴礼部词话

一卷。元吴师道(1283-1344)撰。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早年读宋儒真德秀遗书,深受影响。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调宁国录事,乱兵过境,唯吴师道敢强压之。会大旱,共筹得赈灾粮七万七千余石,三十余万饥民赖以存活。廉访使荐于朝,以疾辞归。后至元元年(1335)迁池州路建德县尹,有惠政。以中书左丞吕恩诚、侍御史孔思立荐授国子助教,不久升为国子博士。执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成法。至正三年(1343)因丧亲南还。次年江浙行省请吴师道主持省试,因病未成行,并上书请致仕。朝廷准其以礼部郎中致仕,命未至而卒于家。吴师道工词章,才思横溢,诗歌清丽俊逸,在元代的儒学家当中,是比较有文采的。与柳贯、黄渚、吴澄友善而且屡以诗篇往返。其酬答之篇不乏情真意切的佳作。著有《吴正传文集》二十卷(或题为《吴礼部集》,又常称为《礼部集》),《吴礼部诗话》一卷(附词话数则),今均存。《元诗选》初集选入吴师道诗一百三十首。另存有《散乡录》十四卷、《战国策校注》十卷等。是编即从《吴礼部诗话》抄出者。条目不多,但皆可参考。其论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篇》,最为确凿。其辨辛稼轩词,论东坡、南涧、于湖之作,亦皆精当。证木兰花慢词律,颇为细密。有《词话丛编》本。

猜你喜欢

  • 四书虚字讲义

    一卷。清丁守存撰。守存字心斋,山东日照(今同)人。官至广西布政使。是书首有何国琛序,大旨取四书中七十五个虚字,先引《尔雅》、《说文》、《玉篇》、《广韵》诸书,释其音义,继就行文之委曲变化,推阐其所用,

  • 大学三纲八目箴

    一卷。附性理渊源撮要 一卷。朝鲜柳崇祖撰。崇祖字宗孝,又字真一齐,号石轩,朝鲜金州人。成宗壬辰进士,己酉文科。官至成钧馆事。是书取《大学》明明德,作新民,止至善,使无讼,格物致知,慎独,正心修身,齐家

  • 四弦秋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唐代九江茶商吴名世,中年娶长安名歌妓花退红为妻。适值三春时节,新茶即将上市,吴名世告诉妻子,要到浮梁经商,正赶上从上安来的茶商乌子虚来约吴名世同往浮梁。此时长安

  • 警语类钞

    八卷。明程达(生卒年不详)撰。程达,字顺甫,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漳泉兵备道。此书取先哲格言善行,分类编次,共八卷,分六十个子目,体例割裂冗杂,颇无伦次。《凡例》

  • 钦定授时通考

    七十八卷。清政府官方编撰。该书编撰工作历时五年,受乾隆帝命主持编撰工作的有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有许多官员参加收集资料的工作。“授时通考”取统治者“敬授民时”之意,目的在于指导农业生产。《授时通考》的

  • 秦并六国平话

    上中下三卷。别题《秦始皇传》。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至二世亡秦的历史故事。开头入话部分略述历代兴亡,从上古唐、虞、三代说起,次及春秋、战国,然后说到秦,又略述秦

  • 三才藻异

    三十三卷。清屠粹忠(生卒年不详)撰。屠粹忠号芝岩,定海(今浙江镇海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此书采取故实可备题咏者,分类标题。其目上万,各以四言二韵概括。其为蒙求之学。然而自序谓历二十四载

  • 大学讲义

    一卷。清苪城撰。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是书无序例,大旨全宗朱子《章句》。又《章句》一书,诂义虽精,然间有过简之处与不相连接之处,苪城于是撰此书以便体会周洽。是书分章分节逐步解说,每章有总

  • 清河县志

    四卷,续录艺文一卷。明孟仲遴纂修。孟仲遴,陕西凤翔人,嘉靖进士,曾任清河县知县。清河旧无县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孟仲遴任清河县令后,立意创修志书。其“询访搜剔,稽求采摭;迹今追古,溯流穷源,有得

  • 书畴彝训

    一卷。明蔡悉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嘉靖、万历间在世。悉字士备。安徽合肥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常德推官,后擢南京吏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移署国子监。悉高风亮节,为官清廉,淡于功利,体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