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评辨正
四卷,清黄鹏扬撰,作者生平事迹见前《读史吟详》条。《史评辨正》一书取历代史评,论断其是非。每条之前都先列出前人之语,其次再申明作者自己的看法观点。书前自序所论评史中有“三病”、“四宜”等说,颇为切中历代史评之要害。但书中作者自己也争无关得失之处,亦难改迂儒论古之习。此书为福建巡抚采进本。
四卷,清黄鹏扬撰,作者生平事迹见前《读史吟详》条。《史评辨正》一书取历代史评,论断其是非。每条之前都先列出前人之语,其次再申明作者自己的看法观点。书前自序所论评史中有“三病”、“四宜”等说,颇为切中历代史评之要害。但书中作者自己也争无关得失之处,亦难改迂儒论古之习。此书为福建巡抚采进本。
四卷。清瞿世英编。瞿世英(约1816-1886),字良玉,号颍山,钱塘人,家道不丰,却以手抄勤苦而闻名。积数十年,得书逾千种,于金石书画,靡不考索,校刊亦多善本。曾筑“清吟阁”以储藏书。此目成于清咸丰
一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张居正少年时即颖敏绝伦,二十二岁成进士。隆庆六年(1572)出任内阁首辅,执政十年,以劳瘁卒。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
一卷。清谭紫璎撰。谭紫璎,生卒年不详,原名德馨,字凤芝,江西德化人,谭萃清之长女,蔡泽春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阁诗钞》第九集。共收诗十四首。
五卷。明黄暐(约1505年前后在世)撰。黄暐,字日升,号东楼,吴县(今苏州市)人。官至刑部郎中。撰有《立斋遗文》五卷与本书等。《蓬窗类记》是一部杂记旧事的笔记小说。取材上自朝廷典故,下及诙谐鬼怪,无所
十二卷,《西南纪事》十二卷。清邵廷采(1648-1711)撰。邵廷采,字元斯,又字念鲁,浙江余姚人,清初学者。廷采曾主持姚江书院,好向明末遗老访问明亡故事。曾向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学习《易纬》乾坤
三十四卷。张孚敬所奉世宗密谕及其奏草。张孚敬初名璁,字秉用,永嘉(今浙江永嘉)人。正德辛巳(1521)进士,历官少师、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忠。孚敬因“大礼仪”受宠遇,嘉靖六年(1527)秉大政,备受世人
二十二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马平(今广西柳州市)人。原名锡振,服膺包拯,号少鹤,幼孤,家贫,授诗母口,长而失教。靠姨母作女红养育,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授户部主事
十三种,一百四十七卷。明末清初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孙奇逢晚年居夏峰村,因号夏峰先生。《孙夏峰全集》为其后人汇辑而成,收有《读易大旨》五卷(收入《四库全书》经部)、《书经近指》六卷、《四书近指
三卷。宋寇准(961-1023)撰。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北宋大臣、政治家。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任宰相。寇准参决政事,正直敢言,为太宗所信重,尝以魏征相比。晚
四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官修史书。《辽史》、《金史》末卷原附有简略的国语解;明初宋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迹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四库全书总目》)此书即厘定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