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诗纪

古诗纪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1572)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注》、《选诗约注》、《文献通考纂要》、《杜律删注》、《冯光禄诗集》等。是集凡一百五十六卷。其中《前集》十卷,皆古逸诗;《正集》一百三十卷,则汉魏以下陈隋以前之诗;《外集》四卷,附录仙鬼之诗;《别集》十二卷则前人论诗之语。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杂,以及抵牾舛漏,所不能无,故冯舒作《诗纪匡谬》,以纠其失。然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固亦采珠之沧海,伐木之邓林也,后臧懋循《古诗所》、张之象《古诗类苑》、梅鼎祚《八代诗乘》相继而出,总以是书为兰本。然臧懋循书虽称补此书之阙,而捃拾繁猥,珠砾混淆,又割裂分体,不以时代为次,使阅者茫不得正变之源流;张之象书又以题编次,竟作类书;梅鼎祚书仅汉魏全录,晋宋以下皆从删节,已非完备之观,而汉魏诗中如所增《苏武妻诗》之类,又深为艺林之笑。故至今只冯惟讷此编为诗家圭臬。初版刊于陕西,为太原甄敬刊。此本为吴琯等重刊,虽去其前集、正集、外集、别集之名,合并为五十六卷,而次第悉如其旧,校仇亦较甄本为详,故今从吴本录之。冯惟讷别有《风雅广逸》十卷,核其所载,即此编之前集,盖初辑古逸诸篇,先刊别行,后乃续成汉魏以下,并为一编。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读经心解

    四卷。清沈梅撰。梅字雪友,浙江会稽人,治法家言,兼研经学,著有《易书诗礼心解》,后多散佚,止存一百五十余条,分为四卷。卷首有贺熙龄、何绍基二序,卷末有谭光祜跋,极称沈氏其人。今按,卷一,解“讼·九二”

  • 全体图说

    二卷。英国稻惟德(生卒年不详)译。书刻于光绪十年(1885)。共有图八幅,图附以说,八幅图为全体骨骼图、全体骨节并筋部图、全体诸肌图、全部脉管图、全体回管图、养生路并吸管图、全体脑筋图、觉悟诸其图。其

  • 稼轩词

    四卷。宋辛弃疾(1140-1207)撰。弃疾生平详见《美芹十论》辞目。本书有四卷本和十二卷本两个系统。四卷本题为《稼轩词》,分甲乙丙丁四集。十二卷本题为《稼轩长短句》,在元大德三年(1299)广信书院

  • 礼纬斗威仪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该书仅十九条,书内容为谈论帝王应运兴起,持五德转移、天人感应之说,实为荒诞不经。其书称:君以何运而称王则天以相应物象感应,并且人民的相貌也具备相应的五行特征。

  • 书林外集

    七卷。元袁士元撰。士元字彦章。生卒年不详。鄞县(今属浙江)人。因荐授县学教喻,寻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其集有卮素序,称其文清丽可喜,但往往粗浅多累句。如《寿吕瀛海》诗云:“我方而立足先弱,公到古稀

  • 启札锦绣

    一卷。旧本题清旷赵先生编,不著其名。所录皆南宋人启札,而不题作者之姓名。盖当时盛行此体,书贾采辑刊版,备挦扯之用,不足以言文章。有《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浮云集

    十一卷。清陈之遴撰。陈之遴字彦升,号素庵。海宁(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编修,迁中允。后其父受牵连革职。入清后,曾任弘文院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少保、太子太保等。后因结党营私

  • 今文尚书经说考

    三十二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1809-1869年)字朴园,福建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清代经学家,陈寿祺之子。道光五年举人,官至江西临江、抚州知府。陈乔枞传其父亲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

  • 西行草

    一卷。明曾伟芳(生卒年不详)撰。曾伟芳,字君彦,号沧岩,惠安(今属福建省)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以事谪宾州州判,天启中赠布政使司参议。著有《西行草》等。此书为曾伟芳杂著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