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列仙通记

列仙通记

六十卷。清薛大训(生卒年不详)撰。薛大训,字六诂,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撰有《列仙通记》六十卷。《列仙通记》,原名《神仙通鉴》。继刘向《列仙传》之后,曾有葛洪《神仙传》、玉简《疑仙传》等书,记录古来神仙之事,还有以它名著书,记录仙家师承流派及事迹等,多被《道藏》收录(如有《甘水仙源录》等)。薛大训撰此书,就是采摭《道藏》所载神仙故事而成。书中收录神仙故事,始于《黄帝》、次为《穆天子传》、《广黄帝本行记》、《元始上真众仙记》、《老子史略》以及《关尹子》以下八百七十七人事迹。又收《玄天上帝启圣录》、《金莲正宗》、《纯阳神化妙道记》、《六仙外传》、《桓真人升仙记》、《洞天福地记》、《十洲记》、《阎祖师传》、《吴许二真君传》(五代时吴许知证、许知谔二真君)、《群仙总会录》等书。《列仙通记》一书,前有华亭王宗熙、王辰熙二序,并称亲见许旌阳,辰熙又称见潜山司命神,与其兄王宗熙对谈,其言更是怪异无稽。二序都不署年月。据《四库提要》考证,此书先刊于崇祯庚辰年(1640),名为《神仙通鉴》,卷数与今本相符;清代版毁重刊,改为《列仙通记》。此书搜罗广博,实有助于后世学者了解神仙故事的梗概,然其所述诸人,往往时代参错,体例也不明确。此书传本很少,《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全唐诗说

    一卷。诗评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详见《弇山堂别集》辞目)。是二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实则割削王世贞《艺苑卮言》抄为两卷。王世贞著作,初无此二名。《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

  •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1479)撰。倪谦,字克让。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1449)出使朝鲜。景泰元年(1450)归国。后预修《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

  • 通义堂集

    二卷。清刘毓崧撰。王先谦《经解续编》有刘毓崧所著《周易旧疏考证》、《尚书旧书疏考证》,然未收此书。光绪十六年(1890)始刊于长沙思贤讲舍。这本书虽然书名是集子,其实皆是说经之文,故不列于集部而列于此

  • 西湖便览

    十二卷。清翟灏撰。翟灏,著有《四书考异》等。《西湖便览》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十二卷。兹篇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之例,总叙之外,悉依途径,蝉连而及。首纪盛景,自圣因寺行宫,而湖,而山,而六井,

  •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

  • 春秋经传通释

    不分卷。清张圣清撰。圣清字振顽,常宁(今湖南常宁)人。作者著此书的目的,是要《春秋》经义前后互相贯通,传义与传义互相贯通,经义与传义之间互相贯通。书中采用《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以辨订是非,采用《御纂春秋

  • 乡党图考

    十卷。清江永撰。江永事详《周礼疑义举要》。此书是江永以经传考证《论语·乡党篇》制度名物的礼学研究专著。江永之学远承朱熹“格物”遗教,意欲完成朱熹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虽被指为僭妄也在所不辞。他在自序

  • 爻山笔话

    十四卷。清苏时学撰。苏时学生平事迹见《墨子刊误》。此书主要考订经史、评论诗文等。全书共分十四卷,前三卷杂考经史;第四卷考订《穆天子传》、《石鼓文》、《竹书纪年》、《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战国策》

  • 世说

    见《世说新语》。

  • 金石文字记

    六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详见《求古录》条。书中著录汉以来碑刻三百余种,以时代为序,每条下各缀以跋;无跋者,亦署立石年月及书写人的姓名。在考证中,力求辨正伪误。后门人吴江潘耒又补遗二十余种。碑字间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