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传经表

传经表

一卷,附《通经表》一卷。清洪亮吉(详见《毛诗天文考》)撰。书成于乾隆四十六年洪亮吉在陕西巡抚毕沅幕府之时,大约是毕沅嘱其代撰,因此原叙即署毕沅的名字。章氏式训堂丛书因之标作“毕沅撰”,不妥。现从其本集。《传经表》分为《易》、《书》、《诗》、《春秋》、《礼》五格。《易表》中列入主父偃,按《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起初并未传经,晚年才学《易》、《春秋》及百家之言,因此只宜载入《通经表》中。《鲁诗表》中列入孔子、子夏、李克、孟仲子、根牟子、孙卿,这是陆德明《释文序录》毛诗一云之文,现在因为浮邱伯的缘故,移入鲁诗,似乎不妥。《齐诗表》中列入乐恢,考之《后汉书》本传,只是谈到乐恢成年后嗜好经学,师事博士焦永,并未谈及他学齐诗,而《儒林传》称任末“少习齐诗”,景鸾能理齐诗,却偏偏遗漏了。又《儒林传》中载后汉学韩诗的,有召驯、杨仁,《韩诗表》也未载录,可以说是疏略。《毛诗表》中郑玄上边为张恭祖,并注:“传齐诗”,现考照《郑玄传》:“从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这说明张恭祖传的是《韩诗》而非《毛诗》,至于说到传《齐诗》,更是不知亮吉以什么为凭据。《春秋表》贾谊下注,援引《梁书》武帝答刘之遴诏:“张苞之传左氏,贾谊之袭荀卿”,认为贾谊的《左传》也渊源于荀卿,疑即张苞所授。却不知《释文序录》本来早已说明是张苞传贾谊。又刘歆下边田终术注称翟方进授,也不对。《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虽授《穀梁》,但酷好《左氏传》、天文星历,其《左传》传授国师刘歆,星历则授之长安令田终术,那么终术从方进学星历,不学《春秋》就很明白了。凡此之类,因有关于经学授受的源流,特加辨明。有《洪北江全集本》。

猜你喜欢

  • 抱朴子

    见《抱朴子内外篇》。

  • 说文假借例举

    一卷。清侯康(生卒年不详)撰。侯康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著作尚有《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春秋古经说》、《穀梁疏证》等。是编专论六书之假借,谓假借制字之时已有,非用字之时始

  • 西溪丛语

    三卷。南宋姚宽(1105-1162)撰。姚宽字令威,号西溪,越州嵊县(今属浙江)人。其父姚舜明,绍圣四年(1097)进士,南宋建立后,历官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等。姚宽以父任荫补为官,仕至权尚书户部员外

  • 东谷赘言

    二卷。明敖英(详见《慎言集训》条)撰。敖英在自序中说:“古者士大夫老而明农,日坐里门以训其乡之子弟。予往时奔走名途,窃有此志焉。及得请东归,已成勃窣翁矣。里门之役莫偿初志,乃闭关习静,以送残龄。门生故

  • 沈氏学韬

    十六卷。明沈尧中(生卒年不详)撰。沈尧中,字执甫,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此书共十六卷,沈尧中在自序中说:为纲二十有四,为目三百五十有八,皆宇宙内鸿钜之事

  • 酿川集

    十三卷。清许尚质(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许尚质,字又文,一字小讷。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本集有赋一卷,杂文二卷,诗二卷,词五卷。宋祖煜序云:“尚质少而业诗,亦喜饮饱,指邑中所谓沈酿川者自号,因以

  • 吕忠穆公年谱

    一卷。作者不详。为宋吕颐浩年谱。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谥忠穆,高宗朝宰相。谱中多载吕颐浩诗句,体例与其他年谱小有不同。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京

  •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

  • 范鼎卿先生所著书三种

    七卷。清末民国初范寿铭撰。范寿铭字鼎卿,山阴(今属山西省)人。喜金石学,搜罗至广,并详加考证,各为题跋。范寿铭生前未及整理刊印,死后,由顾燮光为之整理而成三种:《循园金石文字跋尾》二卷附《缀学堂河朔碑

  • 姚吉仙女史诗稿

    三卷。清姚其庆撰。姚其庆,生卒年不详,字吉仙,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人,姚炜楷之三女,岁贡丁宜福之继妻;在世六十一年。此书刊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前有闵萃祥所作序言及其夫丁宜福所作序言。全诗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