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以恬养智斋诗初集

以恬养智斋诗初集

四卷。清程庭鹭(1797-?)撰。程庭鹭,字序伯,号蘅芗,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诸生。工诗文及篆刻。卷首为程序伯先生遗著目次:《以恬养智斋诗初集》四卷、《以恬养智斋诗二集》十六卷、《以恬养智斋集外诗》四卷、《篛庵诗剩》一卷、《小松园阁杂著》二卷、《练水画征灵》二卷、《篛庵画尘》二卷、《红蘅馆骈体文》一卷、《以恬养智斋词》一卷、《沧江乐府》一卷、《多暇录》二卷、《息黔录》一卷、《涂松遗献录》一卷、《压线集》一卷、《画十二鹤盟卅六鸥馆杂录》一卷、《尊璞漫钞》一卷、《梦居士自编年谱》一卷。自序:“仆年十四五喜课韵语,经亡友顾君亦桥,范君契眉选定为春深楼稿。丙子后辑《以恬养智斋集》,乃尽汰之。会邗江有《正声集》之选录,存十之四五,赵君菊潭复以数十首入《云山韶护集》,遂合为初集六卷,陈颐道师所序而付梓。丙申以后别编二集,因取前作覆按,深悔淘汰未精,亟毁刊版,举丙子迄乙未所作重定初集四卷,至是盖已三次删订矣。初曾以删弃余篇,编存外集,兹以择补四卷。”卷首陈文述序:“程子蘅芗歙籍而居嘉定者数世矣。其为人也,粹然如玉,皎然如冰;其为诗也,神清味腴,才足以达其所见,无肤浅庸熟之习。如其为人兼善画,出入云林子久诸大家清超旷逸;如其为诗并工篆刻,整齐古雅;如其为诗与画,才质之美而能加以深湛之思者也。”有民国十年(1921)排印本。

猜你喜欢

  • 二程语录

    十八卷。清张伯行(见《道统录》)编。初,朱熹曾辑《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皆程氏门人记其见闻答问之词。又取诸集录为《程氏外书》十二篇。又附录一卷,为行状墓志之类,凡八篇。是书篇目次第,悉依朱熹原本,而稍加

  • 兴都志

    二十四卷,明顾璘,吴惺修,王恪、王廷陈纂。顾璘,号东桥,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工部尚书。王恪,字汝化,号少泉,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太仆

  • 忠义存褒什

    二卷。明许有谷撰。有谷情况见《古今贞烈维风》条。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乱中殉难诸臣的事迹,人各为传,传后各系七言绝句一首,以表明作者观点。《四库全书》用两淮马裕家藏本。

  • 续宁武府志

    不分卷。清常文遴、阿克达春纂修。常文遴,山东宁海县人。出身生员,咸丰六年(1856)任宁武府知府。按宁武自清雍正三年改府以来,创修于乾隆知府魏元枢和周景柱。《续宁武府志》修于咸丰七年(1857)。该志

  • 湖上篇

    一卷。明李奎撰。李奎,字伯文,号珠山,又号龙珠山人。归安(浙江吴兴)人。生平事迹见《李伯文诗选》条。此篇为李奎居乡里之时,流连湖上景物而作。共六十四首。版心有龙珠山房四字,版式与《闽中稿》略同。首有归

  • 阳高县志

    六卷。清房裔兰修,苏之芳纂。房裔兰字汉芝,河北栾城县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雍正七年(1729)任阳高县知县。雍正七年房裔兰掌阳高后,以省志及其他采访所得,编成此志。《阳高县志》雍正七年(1

  • 乐会县志

    四卷。清程秉慥纂修。程秉慥,江南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贡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知县。康熙间,因修《大清一统志》,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与邑诸绅士商榷,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

  • 读孝经日记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

  • 大泌山房集

    一百三十四卷。明李维桢(1547-1626)撰。李维桢,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善文,所作甚多,著有《史通评释》、《大泌山房集》等。

  • 读说文记

    一卷。清许梿(1878-1862)撰。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海宁(今属浙江)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江苏徐州府知府,权粮储道。许氏尝拟纂《说文解字统笺》,未成。此编乃是平日读书写在《说文》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