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付大士集

付大士集

四卷。唐代进士楼颖(497-570)辑。楼颖,今浙江义乌县人。《付大士集》一书,原书名为《善慧大士语录》,楼颖辑定为八卷。宋绍兴十三年(1143)浙东安抚使楼炽删定为四卷。楼颖所作《付大士集》一书,是献给梁武帝的。他以般若为宗,明心为趣,不以名相为拘,言上、中、下善,教人居教永恒舍身布施,营斋修福。第一卷为本传,第二卷为语录,第三卷为诗偈,第四卷为附录。汇集徐陵付大士碑文、惠约传,嵩须陀传、慧集传,慧和传等诸人传记。赞扬慧集的舍身,慧和的博学等。本传部分显然有些内容是唐宋时人附会增益所为,本非原书所固有。诗偈中有颂二首,其中一首是:“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另一首是“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足见作者仰慕佛教心学,劝人心净意净法净。此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唐宋以后佛书所出多有引用。现见有砖桥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说文读若考

    八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段注校三种》。此书将《说文》“读若”之字一一录出,加以考证,以发明古字通假之奥。所谓“读若”,包括“读如”、“读与某同”,是《说文》为字注音的术语。叶氏自序称:“一字之音

  • 绣水王氏家藏集

    五十二卷。清王相(?-1851)辑。王相,号惜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王氏家族自清代顺康至嘉道二百年间,文章科第显于浙中。除王益朋曾有专集行世外,余大都散佚,王相于道光年间,广为搜罗散失,整理成诗文

  • 经义述闻

    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王引之生平事迹见“广雅疏证补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曰:“国朝王引之撰。伯申之父怀祖著有《广雅疏证》一书,于声音文字训诂,一以贯之;而其治经也,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

  • 尚书集解

    二十九卷。清贺淇撰。贺淇字竹园,湖南衡阳人。此书又名《书绎》,因其列“集解”于前,后加“绎曰”,并以浅显的语言顺释经意。如“放四罪而天下咸服”,绎曰:“共工、鲧以治水无功流,苗以不即功窜,驩兜有荐共工

  • 古文参同契

    见《古文参同契集解》。

  • 书经述

    六卷。清许祖京撰。许祖京字依元,浙江德清人,乾隆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许祖京在其自序中称,他于“乾隆壬寅(1782年)八月往勘黑井水灾,箧中唯携《书经》,公暇辄披诵,循经文语意,衍为述注,示儿曹,使通

  • 五经类编

    又名《文典类涵》。二十八卷。清周世樟(1636——?)辑。世樟字章成,号安素,江苏太仓人。诸生,经学家。作品有《五经类编》、《诸经略说》、《经义辨讹》、《辨疑标目》等。唐孙华(1634-1723)《五

  • 任庵语略

    无卷数。清王建衡(生卒年不详)撰。王建衡号月罗,威县(今河北省)人。岁贡生,候选教谕。王建衡善于著述经史杂家著作,著有《读史辨惑》、《性理辨义》等。《任庵语略》是王建衡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采辑前人的笔

  • 古微堂诗集

    十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时主张“

  • 燕几图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宋黄伯思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考证,黄伯思北宋人,其生卒年代与是书自序中所题的年代不符,序末的题名,以字为名,以名为字,尤其谬误,故编撰者认为是书“殆后人所依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