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井研县志

井研县志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叶桂年、高承瀛修,吴嘉谟、龚煦春等纂。高承瀛,潍阳人,曾任井研县知县。吴嘉谟,邑人,举人。龚煦春,邑人,廪生。《井研县志》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共四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三,疆域,含图经、太阳高弧表、太阳方位表、时刻加减表、午影立成表、山水、坟墓。卷四,建置,含城池、官署、坛庙、仓廒、公局、塘铺、市镇、坊表、善堂、塘堰、桥梁、寺观。卷五至卷八,食货,含户口、土田、赋役、津贴、捐输、杂税、常平仓、社仓、济仓、积谷仓、盐法、土产。卷九至卷十,学校,含学宫、四祠、学斋、学额、考棚、书院、义学、义卷、兴贤、宾兴、杏花庄、乡饮礼。卷十一至卷十五,艺文,含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卷十六,金石。卷十七至卷十八,职官,含明朝、清朝。卷十九至卷二十一,选举,含宋朝、明朝、清朝。卷二十二,宦达,含谥赠封荫表。卷二十三,氏族。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耆寿,含寿妇。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七,列女,含节妇、贞孝义烈妇女。卷二十八至卷二十九,官师,含明朝、清朝。卷三十至卷三十六,乡贤,含宋韩、陈青阳、何黄、宋季牟、胡氏、雷氏、先达、儒林、耆旧。卷三十七,忠义。卷三十八,孝友。卷三十九,列女。卷四十,方技。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二,纪年。此书总计为十六志,十一表,十三传,二纪。此志内容十分宏富,文理细密,而图表尤为精审。

猜你喜欢

  • 中朝故事

    二卷。南唐尉迟偓撰。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尉迟偓仕南唐,官朝议郎、守给事中,修国史,曾奉旨纂《中朝故事》二卷行于世。此书皆记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旧闻,旧南唐主李昇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故称唐为中朝

  • 黔类

    十八卷。明郭子章(生卒年不详)撰。郭子章著有《蠙衣生易解》。本书为郭子章巡抚贵州时所辑,所以名曰《黔类》。但并非黔志,其实是一本隶事之书。共分三十六门。书中自序称取古今轶事僻事类之。经书人所共读者略,

  • 唐折冲府考补拾遗

    一卷。罗振玉撰。详见《唐折冲府考补》条。

  • 周易会缉

    无卷数。清吴映撰。吴映字沐日,晋江人。其书的根本宗旨以朱子《本义》为主而折衷于《蒙引》、《存疑》诸书。其持论也很平实,但取材太少,用意太拘,尚未能深研精奥。《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荷薪义

    八卷。明方大镇(生卒年不详)撰。方大镇字君静,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其父方学渐,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于桐川。作者追述父训,及与同社诸人

  •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

    六卷。清张廷玉(1672-1755)撰。廷玉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曾任编修《明史》总裁,卒谥文和,著有《传经堂集》。此谱首有乾隆十三年

  • 仪礼注疏

    十七卷。西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贾公彦生平事迹详见《周礼注疏》。《仪礼》原名《礼》,汉称《士礼》,晋始称《仪礼》,相对于《礼记》称《礼经》。是一部专门记载礼仪条文的著作。关于《仪礼》作者,有两种

  • 于湖小集

    六卷。附《录金陵杂事诗》一卷。清袁昶(1846-1900)撰。生平见《浙西村人诗初稿》。本集系袁昶官徽宁池太广道时所作;朋侪赠和篇什,间亦附入;后附金陵杂事诗一卷,是时张之洞方署江督,袁昶谒见,唱和遂

  • 钦定仪礼义疏

    四十八卷。清鄂尔泰等奉旨撰。1748年钦定《三礼义疏》第二部。此书诠释七例:“正义”、“辨正”、“通论”、“余论”、“存疑”、“存异”、“总论”,与《钦定周官义疏》同。分经文四十卷,冠以《纲领》、《释

  • 灌记初稿

    四卷,清彭洵纂修。彭洵,漓江人。彭洵得乾隆间孙天宁所创修之灌县志乘阅之,谓其考核未精,义例杂乱,因纂兹编。《灌记初稿》光绪十三年(1887)纂,二十年(1894)彭氏种书堂刻本,共四卷,其名曰《灌记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