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林集

云林集

① 六卷。《附录》一卷。元贡奎(1269-1329)撰。奎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集贤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所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明永乐年间征入秘府,家无副本,绝而不传。唯《云林小稿》尚存。弘治间其裔孙元礼复采诸书所载奎诗及遗文二篇,即今本。有《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宣城贡氏刊本。另有明弘治三年(1490)天台范吉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题为《贡文靖公云林诗集》。② 二卷。明危素(1303-1372)撰。危素,字太朴,一字云朴,金溪(今属江西)人。曾仕于元。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晚年谪居和州。能诗文,亦善书法。著有《说学斋稿》四卷、《云林集》二卷。此集皆在元代所作之诗,由纳新编次成集。危素家居江西临川,相近有云林山,尝读书其上。方方壶作《云林图》,陈旅等俱赋诗以记其事,故以云林为集名。朱彝尊《曝书亭记》有此书跋,称发雕于后至元三年(1337)。则朱彝尊所见,乃元时旧版。此本卷帙相符,盖犹从原刻钞传。特朱彝尊跋称前有虞集《序》,而此本所载乃虞集《赠行序》一篇,与诗集无涉,似为后人所附。其《静志居诗话》,称前有虞集《送行亭》,则已自知其误而改之。危素于元末负盛名,入明以后,其人不为世所重,其文亦遂不复收拾。故《说学斋集》仅存在元之文,而此集亦仅存在元之诗,不足尽危素之著作。其诗圆润朗爽,气格雄伟,风骨遒上,尽管不够含蓄,却清新可诵。就诗论诗,不能不推为元季一作者。原集共有诗七十六首,浙江鲍氏知不足斋本,复从他书搜采,增入补遗十四首,较为完备。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猜你喜欢

  • 阙里书

    八卷。明沈朝阳(生卒不详)撰。陈之伸(生卒不详)补。沈朝阳,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贡生,官至池州府学教授;陈之伸,海盐(今浙江省海盐)人,生平仕履不详。《阙里书》杂

  • 藏书十约

    一卷。叶德辉撰。此为叶氏专论藏书方法的著述,分购置、鉴别、装潢、陈列、抄补、传录、校勘、题跋、收藏、印记十项。较常熟孙从添(1702-1772)专著《藏书纪要》的论述更为精密。此书还同时记有藏书家之心

  • 丹台玉案

    六卷。明孙文胤(生卒年不详)撰。孙文胤,字对薇,又字薇甫,号在公,自称尊生主人,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此书约成于明崇祯九年(1636),有作者自序,叙述自己因病学医,游韬光而幸遇仙师,得异授。作者认为

  • 嘉业堂善本书影

    五卷。清刘承干辑。刘承干(1883-1963),字贞一,号翰怡,别号求恕居士,浙江吴兴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贡生。其藏室题名“嘉业堂”。此书为其所藏善本书影的汇编,按四部编排,各以宋元为断。卷首

  • 春秋毁余

    四卷。清李光地(详见《御纂周易折中》)撰。李光地是清初著名理学家。他原有解《春秋》之书,在康熙乙酉(1705)毁于火。后来他的孙李清植掇拾烬余,纂辑成书,玄孙李维迪点勘刊行。该书发挥《春秋》经义,剖析

  • 孟子时事略

    一卷。清任兆麟撰。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一字心斋,江苏震泽(今吴县)人。诸生,嘉庆初举孝廉方正。任氏以《史记·孟子列传》所载事迹疏略不详,诸家所著孟子编年等论辨不一,于是采其确核者,贯穿时事,旁推交通

  • 芸窗易草

    四卷。清阎斌撰。斌字允中,直隶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乾隆岁贡生。服膺道学,行必端方。其说《易》皆浑括大意,既不言象数,也不及训释。其注文往往不能协洽,自云专以本义为主,其与朱氏相背者不尽枚举。尚秉和

  • 韵略

    ①一卷。北齐阳休之撰,清任大椿、顾震福等辑。阳休之(509-582)字子烈,北平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人。魏孝庄帝时为员外散骑侍郎,武定二年(544年)累官中书侍郎。入齐,拜散骑常侍,武平六年(575年

  • 晴雪楼遗稿

    一卷。清高祥撰。高祥,生卒年不详,字织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高吉豹之女,姚炳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刊刻年代不详,大约刊于嘉庆间。

  • 明延平忠节王始末

    四卷,卷首一卷。清汪镛钟撰。汪镛钟,生卒年不详,湖北黄冈人。清德宗光绪初年,朝廷特谥郑成功“忠节”,称其为延平忠节王,并令在台湾府城建立专祠,以示表彰。光绪三年(1877年),汪镛钟亲到台湾,瞻仰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