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护军
南宋军队名。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改屯驻大军神武诸军为行营护军:以韩世忠所部神武左军为行营前护军,以岳飞所部神武后军为行营后护军,以张俊所部神武右军为行营中护军, 以刘光世所部名为行营左护军,以吴玠所部名为行营右护军。另以王彦八字军改编为行营前护副军。绍兴十一年,高宗、秦桧采纳范同建议,罢岳飞、韩世忠、张俊兵柄,前护军、中护军、后护军番号被取消。同时对其他各支大军实行缩编和陆续撤销番号,至绍兴十八年,皆次第改为某州驻扎御前诸军。于是正规军数量与战斗力锐减。
南宋军队名。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改屯驻大军神武诸军为行营护军:以韩世忠所部神武左军为行营前护军,以岳飞所部神武后军为行营后护军,以张俊所部神武右军为行营中护军, 以刘光世所部名为行营左护军,以吴玠所部名为行营右护军。另以王彦八字军改编为行营前护副军。绍兴十一年,高宗、秦桧采纳范同建议,罢岳飞、韩世忠、张俊兵柄,前护军、中护军、后护军番号被取消。同时对其他各支大军实行缩编和陆续撤销番号,至绍兴十八年,皆次第改为某州驻扎御前诸军。于是正规军数量与战斗力锐减。
战国时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的战役。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给乐毅,乐毅率领燕、秦、魏、韩、赵五国联军伐齐,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之后
唐高宗时,佛教大师义净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从广州出发,搭波斯船浮海去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经十年,后又到宝利佛逝、末罗瑜 (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十年,先后游学三十余国,历时
隋末瓦岗军战胜隋官军的著名战役。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月,隋炀帝命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荥阳通守张须陀进剿瓦岗军。瓦岗军首领翟让用李密之策,联合附近各路义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城郊大海寺林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九月,金帝完颜亮发兵大举攻宋,宋朝两淮之地很快失守。宋将刘锜用舟船渡真(今江苏仪征)、扬(今江苏扬州)二州之民过江避敌。以兵屯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南)。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的产物。西魏始行府兵制之初,府兵自相督率,不入民籍,兵士只习作战,不务生产, 别无赋役,所用甲槊戈弩等也全由官府配给,兵农处于分离状态。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规定“凡是军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是以旅京云南士人为主的维新派人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保国会影响下,保滇会在北京组成,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宣传维新变法,参加者达百余人。然而它却遭顽固派的恶毒攻击
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见“桓温北伐”。
西夏自仁宗以后,皇室内部斗争激烈,政治日趋腐败,国力日削,不能抵抗蒙古南下侵掠。恒宗天庆十二年(公元1205年)三月,铁木真以追击克烈部亦刺哈桑昆为名,首次派兵入侵西夏,蹂践瓜(今甘肃安西东南)、沙(
北宋末年括刷民田以为官田的事件。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增加政府收入,设西城括田所,先后以宦官杨戬、李彦总领之,掠夺民田以为官田,称为括公田。其法:或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追查民田契券,直至查
春秋末期吴越之间的一场战争。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楚败,吴人攻入楚郢都,而越则乘吴后方空虚,袭击吴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卒,吴王阖闾乘机兴师伐越。越王勾践迎战,两军战于槜李 (今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