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甲申易枢

甲申易枢

1884年 (光绪十年)清朝军机处大换班事件。1884年(光绪十年)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参劾军机大臣萎靡因循,希冀朝廷“严加议处”,使之振作起来, “戴罪图功”。4月8日(三月十三日)西太后突降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罢革:奕诉保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家居养病;大学士宝鋆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加恩留任,退出军机处。改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日,西太后又以懿旨令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此次军机处大换班,史称“甲申易枢””。军机处全班大撤换,出乎盛昱意料之外。4月9日(三月十四日)疏请恭亲王奕訢等五军机“获重遣未宜置身事外,请量加任用,严予责成,以裨时艰”。云南道监察御史丁振铎亦奏请“录存亲旧,再沛德音”,均被拒绝。盛昱、赵尔巽、锡钧谏阻醇亲王奕譞会商军机紧要事务,懿旨答以“应毋庸议”。嗣后,军机处每有公务均由孙毓汶、许庚身赴醇亲王府,奕譞或面授机宜,或以书札指划,事事禀醇亲王奕譞之命而行。这种办公程序时称“过府”。西太后易枢目的在于排斥恭亲王奕诉,裁抑清流派,以便立威擅权。易枢之后的军机处,人才更加平庸,亦少振作景象,西太后独裁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 察合台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成吉思汗建国后,察合台分得四千蒙古民户。成吉思汗西征时,又将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分封给察合台,遂形成察合台汗国。其疆域最盛时东至吐鲁番、罗布泊,

  • 不籍千亩

    周宣王抛弃传统的籍田礼的做法。西周王室的籍田称为千亩。西周历代诸王都在上面举行籍田之礼(参见“籍田礼”)。周宣王好大喜功,不屑于举行这种繁琐的礼制,大臣虢文公谏而不听。旧史多以宣王不籍千亩为周王室不再

  • 文昌台

    官署名。即尚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文昌台,旋称文昌都省。后又称都台、中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尚书省”。

  • 北洋水师学堂

    见“天津水师学堂”。

  • 推恩令

    汉武帝时主父偃建议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西汉前期同姓诸侯王的势力过大,威胁京师。经过文帝和景帝时期对诸侯王的反复斗争,诸侯王的势力有所削弱。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规定诸侯王只衣食租税,不再治国

  • 省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省的行政长官。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7月6日将巡按使改为省长,巡按使署改称省长公署。省长总理全省政务,偏重民政,由中央任命。军政长官则称督军、督理。1924年12月11日临

  •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大论战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行机关刊物《民报》,积极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

  • 北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建立。冯跋系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曾任后燕禁卫军将领。建始元年(公元407年),冯跋支持高云杀后燕主慕容熙,后高云为部下所杀,跋遂自称燕天王,仍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

  • 湖广会子

    南宋一种地方性纸币,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湖广总领王珏先曾创行一种以铁钱为本位的“直便会子”,面额分为一贯、五百两种,专用于荆湖北路,名为湖北会子。后又通行于京西路和广南路,称湖广会子。规定每若

  • 立宪派

    由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或称改良派)演变而来,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方官绅的政冶代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使维新派感到欢欣鼓舞,为促使梦寐以求的宪政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