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诸国与汉朝的密切联系。王莽倒行逆施,致使西域与汉关系中断。匈奴乘虚而入,奴役西域。光武帝刘秀时,因忙于平定割据,无暇外顾,匈奴趁机控制西域,侵扰河西。汉明帝决定击匈奴通西域。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分兵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分兵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后,派假司马班超与从事郭恂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鄯善、于阗、疏勒附汉,经过艰苦的斗争,西域诸国与汉中断的关系基本恢复,汉复置西域都护府。此为东汉第一次通西域。永平十八年,汉明帝死,北匈奴卷土重来,汉罢除西域都护府,并诏班超回朝。汉与西域交通复濒于断绝。在于阗诸国的坚决挽留下,班超留驻西域,依靠西域诸国力量,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和绥西域。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迫使其主力西迁,为通西域创造了有利条件,班超出兵击退大月氏入侵。永元六年,汉与西域诸国关系全部恢复,任班超为西域都护。此为东汉第二次通西域。永元十四年,班超东归洛阳。继任西域都护的任尚,对西域诸国实行残酷统治,引起西域诸国的反抗。适值羌人起义,陇道断绝,檄书不通。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东汉罢西域都护,撤回屯田士,东汉与西域关系再次断绝。西域诸国又被北匈奴所控制。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遣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重新经营西域。鄯善、龟兹诸国归汉。延光四年班勇在鄯善、车师等国支持下, 破车师后部。永建元年(公元126年),班勇兵至北准噶尔盆地,定车师六国,调西域诸国兵追击匈奴呼衍王,使天山以南匈奴绝迹。永建二年,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分兵两路进击焉耆,焉耆归汉。汉与西域中断的交通全部恢复。汉设伊吾司马,管理屯田事宜。此为东汉第三次打通西域。

猜你喜欢

  • 穿鼻草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炮制的不平等条约。1840年9月1日(道光二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清政府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琦善抵广州后,力反林则徐所为,尽撤战备,一意主和。他在和英国

  • 九刑

    周代在墨、劓、刖、宫、大辟五刑之外,加流(流放)、赎(以罚金抵罪)、鞭(鞭挞)、杖(杖责)四刑,为九刑。《左传》昭公六年: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近年陕西周原遗址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训匜》铭文,证

  • 锦衣卫

    皇帝的侍卫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即吴王位时所设的拱卫司。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设亲军都尉府, 属有鸾仪司。洪武十五年,罢府及司,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掌管

  • 马关新约

    见“马关条约”。

  • 晁错削藩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

  • 汪直专权

    宪宗时宦官汪直专权,又提督西厂事。威势倾天下,罗织数起大狱,使官吏无辜受屈者甚多,甚至连“民间斗詈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以致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汪太监而不知有天子。

  • 太学

    古代学校名。相传先秦地方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国家的大学称为学,即太学。汉朝初年,因战争造成的困难,使学校教育不够发达。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建议兴学养士,被汉武帝采纳。元朔

  •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

  •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保卫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又称“赣宁之役”。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1912年8

  • 王则起义

    宋仁宗时贝州(今河北清河)士兵起义。牧羊人出身的宋宣毅军(禁军)小校、弥勒教徒王则,与州校张蛮、卜吉及教首李教等长期秘密组织今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十余州居民、官府及士兵中的教徒,谋于庆历八年(公元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