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悝

李悝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猜你喜欢

  • 后周世宗

    【生卒】:921-959即柴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郭威侄,后收养为子。后汉时曾任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封晋王。太祖死,继立为皇帝。在位期间,整顿军队,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先后攻取后蜀四

  • 邓根

    【介绍】:宋昭武人,字深伯。登进士第。高宗建炎初知崇德县,以风力闻。陈通率军士起事于杭州,根力御之。迁知秀州,兵燹之后,经理有方。绍兴二十八年,以直秘阁知扬州。

  • 李元晓

    【生卒】:?-676高祖第二十一子。贞观五年封密王。历虢、徐等州刺史。谥贞。(,参见《新唐书》)

  • 萧彦

    【介绍】:明宁国府泾县人,字思学,号念渠。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初官户科给事中。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邓子龙所部兵变,彦调土、汉兵平之。进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时日本侵朝鲜,尚书石星谓可令暹罗发兵捣

  • 王巾

    【生卒】:?—505【介绍】: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简栖。起家郢州从事,征南记室。迁齐国录事参军。有学业,为《头陀寺碑文》,文词巧丽。

  • 祭遵

    【生卒】:?-33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富室。初以县吏从刘秀起兵,署为门下史。从平河北,拜征虏将军。率军击败燕地彭宠、张丰联军,又屡败陇右隗嚣。后卒于军。为人谨慎廉洁,克己奉公,爱护士

  • 曾立昌

    【生卒】:?——1854广西浔州(今桂平)人。参加太平军后,因避韦昌辉讳改为曾立沧。历任指挥、检点、夏官又副丞相。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伐,与陈仕保镇守扬州,因粮尽撤至瓜洲。次年,率部经皖北至山

  • 元琇

    【生卒】:?—约787【介绍】:唐河南人。代宗初,刘晏掌财利,辟以自佐,有名于时,累迁至容管经略使。德宗建中三年,迁岭南节度使。兴元元年,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贞元元年,兼诸道水陆运使,复判诸道盐铁、

  • 沈贞

    【介绍】:元长兴人,字元吉,号茶山老人。元末,隐居横玉山中。笃学,博通经史,尤长于诗。安贫乐道。

  • 夏恭

    字敬公,梁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明习《韩诗》、《孟氏易》,门徒常千余人。光武帝时拜郎中、太山都尉。善作文,所著赋、颂、诗、《励学》共二十篇。年四十九卒官,诸儒谥曰宣明君。【介绍】:东汉梁国蒙县人,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