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珪
莱州掖县(今属山东)人。幼失父母,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同甘共苦,历时四十年,州以其事绩闻。乾德元年(963),诏改其所居乡名“义感”,里名“和顺”。承珪为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莱州掖县(今属山东)人。幼失父母,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同甘共苦,历时四十年,州以其事绩闻。乾德元年(963),诏改其所居乡名“义感”,里名“和顺”。承珪为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介绍】:五代时人。仕后蜀。后唐明宗长兴初,孟知祥命张武为峡路行营招收讨伐使,偓为先锋,分兵攻黔、涪二州。偓至涪,后唐武泰节度使杨汉宾弃城出走,遂取黔南,克涪州,偓之力居多。
【介绍】:宋惠州博罗人。结庐大屏山下,读书其中。躬耕以养母,乡人称其孝。仁宗皇祐中,以特科授都官员外郎。
【生卒】:1136—1173【介绍】:宋建宁崇安人,字广仲。胡宏从弟。初习辞艺,后从宏学。以门荫补将仕郎,不就铨选,以讲道为事。与朱熹、张栻皆有辩论,不肯苛合。
【介绍】:元大名开州人,字大用。历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善作杂剧。卒于常州。有《范张鸡黍》等。
【介绍】:西晋济阴单父人,字广基。博学倜傥。晋武帝泰始中,以贤良直言荐,对策上第,拜议郎,累迁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为左丞,及居职,以事劾洪,洪怨,诜以公正拒之。累迁雍州刺史,武帝问诜自以为如何
【介绍】:战国时魏国人。魏惠王太子。惠王三十年任上将军与庞涓兴师迎击齐师,败于马陵,为齐所虏。
字伏兴,蒲坂子。位至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卒。
【生卒】:?-770博陵(今河北定县)人。任澧州刺史时,以安民为本,增户数万,超升五级,拜银青光禄大夫。迁潭州刺史后,为部将所杀。(,参见《新唐书》)【生卒】:?—770【介绍】:唐博陵人。代宗时累迁
【生卒】:742—805【介绍】:即李适。唐朝皇帝。代宗长子。代宗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史朝义,平定河北,以功拜尚书令,旋立为太子。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
【生卒】:?—前59【介绍】:即昌邑王。西汉宗室。武帝孙,昌邑王刘髆子。昭帝始元元年嗣昌邑王。昭帝崩,霍光迎立为帝。即位二十七日,因淫乱被废黜。宣帝时,封为海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