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世
字济候。福建惠安人。陈寿祺之弟子。钻研经学,认为不通经学,无法治理学;不明训诂学则不能通经学;而不知声音文字之本,又无法明训诂。著有《说文会通》十六卷,《尔雅音疏》六卷,《释文辨证》十四卷,《韵学溯源》四卷,《十三经正读定本》八十卷,《经传释辞续编》八卷,《春秋例辨》八卷,《孝经说》、《诗韵订》各二卷,《夏小正说》一卷,《惕斋经说》六卷,《读经校语》四卷。
字济候。福建惠安人。陈寿祺之弟子。钻研经学,认为不通经学,无法治理学;不明训诂学则不能通经学;而不知声音文字之本,又无法明训诂。著有《说文会通》十六卷,《尔雅音疏》六卷,《释文辨证》十四卷,《韵学溯源》四卷,《十三经正读定本》八十卷,《经传释辞续编》八卷,《春秋例辨》八卷,《孝经说》、《诗韵订》各二卷,《夏小正说》一卷,《惕斋经说》六卷,《读经校语》四卷。
【生卒】:698-765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进士擢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以不谨细处事,屡受贬斥。其为文,绪微而思清。有集五卷。(190下/5050,参见《新唐书》)【生卒】:约690—约75
【介绍】:三国吴丹杨故鄣人,字君业。朱治子。精敏善骑射。少以父任为武卫校尉,随从征伐,屡立战功。后嗣父爵,迁偏将军。折节学兵法,名闻远近。以疾卒。
【介绍】:宋婺州兰溪人,一名太初,字子焕。唐韶弟。为文思院官,元兵入犯,与兄子唐良嗣守兰溪。战于黄盆滩,斩元将并破之,进兵扼守严州。擢为朝请大夫、知严州。与元兵相持二年,因粮援不继,力战死。
【介绍】:明顺天府东安人,字稚仁。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给事中。数与同官谏武宗游幸。嘉靖初,又请释误坐江彬、钱宁、宸濠奸党者。中官黄锦诬劾高唐判官金坡,连累五百人,复礼上言之,狱得稍解。官至河南布
【生卒】:?—304【介绍】:西晋义阳人。蛮族。少为平氏县吏。武力过人,好论攻战。惠帝太安二年,荆州奉诏强迫征兵赴蜀镇压李流起事,昌乘机聚集避戍役者及流民数千,占据江夏,立山都县吏丘沈为天子,改名刘尼
【生卒】:525—540【介绍】:西魏文帝后。柔然主阿那瓌长女。容貌端庄,夙有成智。大统四年,纳为后以结好柔然主。六年,以难产死。
【介绍】:元绍兴诸暨人,字一飞。胡长孺弟子。辟为本州学正,不就。学者称碧崖先生。
【生卒】:?——1756四川成都人。康熙末年入伍从军,先后从军征西藏;热当十二部落;追剿罗卜藏丹津,擒丹津珲台吉;抗击准噶尔部进犯克什图等,以功封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官至湖北彝陵镇总兵。乾隆十三年(1
【生卒】:519—565字齐且,天水陇西(今属甘肃)人。涉猎文史,普隶书,陈霸先引为记室参军,深受信任与重用。随平侯景,授中书侍郎。入陈,封始平县伯,历为散骑常侍、吴州刺史。性沉静有谋略,常参议军国大
字仲文,余杭(浙江杭州)人。炀帝时为秘书学士,撰《古文尚书疏》三十卷。(,参见《北史》)【介绍】:隋馀杭人,字仲文。明《尚书》、《春秋》。炀帝大业中任秘书学士。著有《古文尚书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