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189——1232字正之,王元节孙。为人宽厚乐观,长于吏事。大安间,补吏部掾,转御史台令史。兴定三年(1219),宣宗召为近侍,奉职承应,甚受器重。累迁监察御史。开兴元年,奉诏往河中府,途
【生卒】:899-957字受益,庆州华池(今属甘肃)人。初事后晋高祖,后汉时官至镇国军节度使。后周建立,历为贝州、彰德军节度使等职。【生卒】:899—957【介绍】:五代时庆州华池人,字受盖。沉毅有才
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明副贡生。后隐居罗浮。以诗出名,为“岭南七子”之一。有《耳鸣集》。【介绍】: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介绍】:三国魏北地泥阳人,字公悌。东汉末辟公府,拜尚书郎。依刘表,表死,说刘琮归曹操,赐爵关内侯。累迁侍中。有知人之鉴。魏明帝太和中卒。
【介绍】:明江西安福人,名琏,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尝从驾北征,预修《太祖实录》。年逾三十便卒。有《扈从稿》、《五云稿》。
【介绍】:宋河中人。善天文占候术。后周显德末,赵匡胤于陈桥为六师推戴,训在军曾预言其事。宋初,累擢检校工部尚书。卒年七十余。
【介绍】:西汉鲁人。善为颂礼。继其祖父为礼容,不能通经。任礼官大夫,仕至广陵内史。
【介绍】:清江苏上海人,字采荇。曹一士女。乾隆五年前后,嫁同里举人陆正笏。工诗,有《晚晴楼诗草》、《拂珠楼偶抄》。
【生卒】:?-805德棻玄孙。进士。由杨琯引入史馆。拜右拾遗、起居舍人,皆兼史职。曾两次被贬,终位秘书少监。撰有《玄宗实录》、《代宗实录》。(,参见《新唐书》)【生卒】:?—805【介绍】:唐宜州华原
【生卒】:?—706【介绍】:唐寿州寿春人。为武当丞。中宗神龙二年,从王同皎谋诛武三思,事败,遁入比干庙自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