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侬语

阿侬语

我国怒族中自称阿侬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木古甲一带,使用人口1000左右。在国外,称怒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恩梅开江流域。中国境内阿侬语无方言差别,但缅甸境内则分4个方言。以木古甲阿侬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卷舌塞音、鼻音和边音。鼻音、边音、擦音分清浊两套。有20个复辅音,分3类:一类是前喉塞与浊塞音、塞擦音、鼻音组成的复辅音10个,一类是唇音、舌根音和卷舌半元音组成的复辅音9个,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1个。有10个单元音,16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后响的为主,共12个,由i、u、y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有2个前响复元音和2个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4个鼻音和喉塞音均可作节尾辅音。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形态、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后缀表示。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在名词前加词头表示,仅有单数。数词、量词均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kha55构成代替各种不同对象的代词。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人称分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用形态变化表达。体有将行、进行、已行、曾行等类,均用在动词后加粘附性后缀表达。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自动用后缀表示,使动用前缀或辅音屈折变化表示,互动用前缀表示。式有祈使和命令,用加前后缀、词根屈折变化等手段综合表达。方向有向心、离心、向上、向下4种形式,均用后缀表示。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领属、施动、受动、工具、从由、处所、比较等类,另有一类定指助词,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构词词头有9个,不如独龙语丰富,复合词有并列、修饰、支配、表述等结构形式的。派生词以加前缀为主。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有少量白语和缅甸语借词。借词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札萨克图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以署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瑶。由广西进至云南,破敌将军何继祖等于石门坎、黄草坝,直至云南城下,会同三路兵破敌,又于乌木山败巴养元军,云南平定。二十

  • 花户

    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的一个社会等级。即没有领种差地的无地户。有原来即无土地者,亦有差户失去土地地位下降或外地流落而至者。大都靠当雇工或经营小商、小手工业为生。除少部分外,依法不负担差役、粮赋。经济上受

  • 小辽水

    古水名。《汉书》已见其名。简称辽水;唐时又省称小辽,小,一作少,也称贵端水;唐以后又称沈水,今浑河(《辽史》有浑河、沈水之名)。源出今吉林省哈达岭西南麓,自辽宁清原县西南流,经新宾、抚顺、沈阳、辽中、

  • 盘瓠

    见“槃瓠”(2457页)。

  • 铜禁

    金代有关铜的禁令。以战争频仍,财政紧张,铜钱短缺。铜是铸钱的原料,为确保铸钱用铜,制定许多铜禁。正隆二年(1157)冬十月,初禁铜越外界,悬罪赏格。大定八年(1168),重申禁止销钱作铜令。大定十一年

  • 伊斯哈克拜克

    1902—1949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又译伊斯哈克伯克,全名伊斯哈克拜克·穆依诺夫。新疆乌恰县人,柯尔克孜族。幼时就学于经文学校。16岁被荐举为部落伯克。1925年应募至边卡

  • 土家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大庸、吉首、花垣,湖北西南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贵州

  • 洞人

    侗族旧称。又称“洞苗”、“洞民”、“洞家”。与古代“仡伶”、“伶”和“峒人”有直接渊源关系。分布在今湘、黔、桂交界的广大地区。清初仍行土司制。道光(1821—1850)后已基本改土归流。语言大体同于今

  • 额毡

    见“斡赤斤”(2425页)。

  • 灵藏族

    明代藏区部落名。居地在今青海循化境。属河州卫。其族人因早即归附明廷,故又被称为“熟番”。隆庆二年(1568),其族受蒙古部抢掠,损失严重。入清后,归青海循化厅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