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部族

部族

人类历史上继部落之后,民族之前出现的不很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最早出现于部落联盟向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过渡时代,亦有的形成于后来的阶级社会中。是建立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的近亲部落或被征服部落之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同一自称、独特语言、一定的地域、某些共同的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国外常以此称呼尚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三世界各族体。我国某些古籍对氏族和部落也简称部族。如《辽史·营卫志》“部族”条释称:“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即是对氏族和部落之简称。我国当代学者普遍主张人类历史上只有氏族、部落、民族三种类型,将国内外称为部族者,一律称做民族。亦有学者认为部落可以发展为民族,也可能联合成部族。部族既与氏族、部落、民族有联系又有区别。

猜你喜欢

  • 蒙文指要

    书名。清蒙古学者赛尚阿编纂。共四册。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印。第一、二册,为满蒙汉对译词典,称“蒙文晰义”;第三册称“蒙文法程”,即语法正字法;第四册包括“更定便览讹字”、“续编讹字”、“便览遗字

  • 崩龙族

    德昂族旧称。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改为※“德昂族”。详见“德昂族”(2520页)。

  • 刀补瓦

    1235—1287元代云南西双版纳第六世※召片领。傣族。※刀两掞之子。元世祖至元十年(傣历653年,1273),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弟伊拉諰过嗣于勐唪酋法钪光为子,后继其义父位。继位后第三年

  • 哲里木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哲里木,山名,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清代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4部10旗在此会盟,故名。地处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邻接辽宁、吉林两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南部属辽河平原

  • 上京盐铁使司

    契丹地方官署名。掌管上京道(治所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财政,不唯掌“盐铁”。契丹虽于南京(今北京)置三司使司,而制与中原不一,不主全国财政,另置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西京计司等,分理各

  • 必济

    即“妣吉”(1260页)。

  • 质睦

    见“耶律只没”(1308页)。

  • 裴矩

    548—627隋朝大臣。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字弘大。北齐时为高平王文学,北周时,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县)总管杨坚记室。入隋,迁给事郎等职,参加讨伐陈朝之役,撰有《隋开业平陈记》。开皇十年(590)

  • 滇吾

    ?—59?东汉时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父死,嗣立,联合诸羌,教以方略,以抗击来犯者。使本部日趋强盛,雄于诸羌。次年秋,与弟滇岸率众5千攻汉陇西(治今甘肃临洮)诸塞,败陇西

  • 归宁

    旧时满族习俗,对夏历正月初六的一种节令称呼。流行于京师及东北地区。每年新春初一至初五,有接神、拜年、祀财神、打鬼等各种活动,所有店门均要关闭,并严禁妇女往来串门。初五叫“破五”,从此开禁。初六叫“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