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里舍

赛里舍

又记作“赛咿奢”。契丹语,意“月好”。契丹族对“中元节”(七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三天(七月十三日),夜,契丹皇帝离开行宫,向西30里设帐寝宿,先于该处备好酒馔,十四日,皇帝与诸军、诸部落随从者欢宴,奏契丹乐,至暮,回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中元,奏汉乐,大宴。十六日拂晓,复往西方,随行诸军、部落大喊三声,谓之“送节”。

猜你喜欢

  • 扜弥

    西域古国名。又作拘弥、扜罙、宁弥。王治扜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东古扜弥城遗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300余,口24000,兵354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

  • 三河县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其前身是1941年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王一仁(回族)领导的回民小队,它是中共晋察冀冀东区第十三专署下属“冀(县)宝(坻)三(河)”联合县第四区(当时属三河县今属大厂回族自治

  • 藏语音译,指吐蕃之“属民”。有广、狭二义:吐蕃将赞普以下的民众均称为属民。官吏、奴隶主、自由民、奴隶以及僧侣人等,均在属民范围之内,是为广义的所谓“吐蕃属民”;狭义的属民有高等属民和低等属民(又称“黔

  • 斛律光

    515—572北齐大臣。字明月。朔州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左丞相※斛律金长子。工骑射,精武艺。北魏末,从父西征,因功擢都督。中兴元年(531)后,为高欢世子高澄亲信都督,迁征虏将军,累加卫将军。东魏武

  • 天祐皇帝

    见“耶律弘基”(1308页)。

  • 对委奥依纳

    撒拉语音译,意为“玩骆驼戏”。旧时撒拉族婚礼中表演的一种舞蹈游戏。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内容是追述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迁至青海的经过。表演多在月光下,一般由4人扮演,其中两人翻穿皮袄装扮骆驼:1人

  • 卓铎格

    即“召得格”(648页)。

  • 郭西斗雅

    僜语音译。旧时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社会习惯法之一,即神判(亦称神断)。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凡因偷盗及私通等事引起纠纷,双方各执一端,事理难明,经调解无效时,即由巫师主持通过神判辨明真伪是非,进行最后裁决。

  • 凿齿

    古代东夷和百越诸族的一种习俗。亦作拔齿、打牙。迄今发现最早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江苏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人推断此俗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儿童进入成年的一种标志。据文献和有关社会历史调查报

  • 库伦伯勒齐尔会盟

    清政府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内讧举行的一次会盟。康熙元年(1662),札萨克图汗旺舒克被同部台吉额璘沁袭杀后,属众溃散,多往依土谢图汗部。二十三年(1684),札萨克图汗成衮屡索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