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盟勐梭人民抗英斗争

西盟勐梭人民抗英斗争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军官斯格德率武装进入西盟阿佤山,要求拉祜族头人李通明承认为英属缅甸国民,服从英国统治,遭李严正拒绝,未得逞。时经半个世纪,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中英双方在勐梭举行滇缅南段未定界第二次会勘会议。英方竟妄图证明勐梭早在光绪十六年斯格德进入时就已属英管辖,并以武力相威胁,激起阿佤山人民极大愤慨。是年夏历正月初四日,西盟佤、拉祜等族人民,高举国旗,从四面八方汇集于勐梭,举行抗议游行示威,保卫国土。人民的坚决反抗,制止了妄图将勐梭划入英属缅甸版图的行为。

猜你喜欢

  • 松雪斋集

    书名。元赵孟頫(1254—1322)撰。10卷,外集1卷。作者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翁,因以名集。南宋宗室,书画诗文皆精。年14以父荫入仕。宋亡家居,会程钜夫访遗逸于江南,应征入朝,忽必

  • 牟尼赞普

    781—798吐蕃赞普。又称托波牟尼赞普。汉籍作足之煎。797—798年在位。赞普※赤松德赞与蔡邦萨玛杰之子。生于杰玛宫。崇信和极力扶持佛教,每年举行“四大供”或“四大祭祀”,即分别在桑耶寺、拉萨大昭

  • 永谢布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译永邵卜、应绍不、雍谢布等。属※右翼三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元代的云需府。据《皇明北虏考》等汉籍载,该万户由十营组成,称阿速(阿苏特)、哈剌嗔(喀喇沁)、舍奴郎、孛来(布里雅特

  • 西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明代。主要分布在平越(今贵州福泉)、黄平、瓮安、清平(今凯里西)、贵阳等地,有马、谢、罗、何、卢、雷等姓。详见“苗族”(1335页)。

  • 石抹憨塔卜

    见“石抹咸得不”(456页)。

  • 大王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名。为北、南大王院的统称。契丹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各部置※夷离堇,《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会同初,改为大王。”※耶律阿保机以核心部落迭剌部夷离堇之职称帝开国

  • 达都

    ?—1682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那木都禄氏,以地为姓。顺治四年(1647),由笔帖式授吏部副理事官。八年(1651),授骑都尉世职。十二年(1655),擢吏部郎中,因事革世职降为员外郎。十八年(1

  • 乌赤

    即“倭赤”(1888页)。

  • 怀圣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称光塔寺。俗称狮子寺、龙凤寺。位于广州。与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清真寺并称为中国东南地区四大古寺。相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元朝至正十年(1350)以及明清两代

  • 袞杜桑波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仁邦巴家族后裔,桑主孜宗本诺桑哇(即诺布桑波)之次子。依帕竹阐化王查巴琼内,准其袭父职,仁没藏仁蚌宗宗本。与萨迦派大德袞钦桑结佩及果热南僧格建供施关系。正统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