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历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历史悠久,据《汉藏史集》载,松赞干布时,曾特派聪明学子多人赴内地专学各种历法,均有所成。从敦煌出土藏文文献看,初已用十二生肖纪年,其吐蕃编年史,即以十二生肖记赞普大事记。7世纪文成公主、8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献进藏,文成公主本人亦精历法、算术,其所传被称为“纳孜”,对吐蕃历法的发展颇有影响。吐蕃中期,开始用汉地五行说,使用“金木水火土”(晚期以“铁”代“”)。约在11世纪初,开始采用“绕迥纪年法”,又称“胜生周期”,即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与阴阳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相结,相当于干支纪年,每60年一轮回,即夏历的甲子纪年法。其第一胜生年为1027年,首年为阴火兔年。以后以此类推。以前曾一度用过印度“火空海”纪年法,但行之不久。其纪年与内地夏历算法相合,自唐代已有月份及有孟、仲、季之分,月份有大小之别,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至三年加一闰月,重视望口,每望日定在十五日。亦采用二十四节气,以利农时。藏史上历法学很多,有浦派、山洞派等。许多高僧因受佛教影响,在采用上述纪年法的同时,亦采用“佛历”,即以释迦牟尼生死或传教大事为准记年,称佛生后多少年,或佛涅槃后多少年。藏历旧称“霍儿达”,直译为“霍尔月”或“蒙古历”,实指阴历或夏历。五世达赖所著《黑白算答问》称: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依蒙古纪年法,当月为蒙历算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以冬至月后的第二月为正月,即夏历之“夏正”,此法经蒙古传入藏区,遂称“霍尔历”。在藏族高僧学者文献中,还提到“时轮历”,此法源自吉文译师,实与“绕迥纪年法”相同,略有差别,有时与夏历差一个月,故今藏历与夏历在“春节”时间上有差,即因此而致。藏历是藏族历法学一大发明,著述、图表等极多。藏历在十三世达赖时,每年历书由“历算局”(缅孜康——医算局)算出定版发行。今藏区是公历与藏历并行。

猜你喜欢

  • 伊儒宝得

    蒙古语音译。“伊儒音”意为“普通”、“一般”,“宝得”意为“大牲畜”。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定期征收的一种赋税。每年春秋两期以※“宝得”为单位征收。征收赋税不是根据属民是否能承担,或承担的轻重,而是

  • 王打文

    ?—1886清光绪朝海南岛万州、陵水一带农民起义首领。黎族。光绪十一年(1885)冬,在汉族黄邹强发动的临高、儋州农民武装起义的鼓舞下,与陈忠明等聚集万州、陵水等地黎、汉农民一千余人武装起义,先后攻克

  • 洪惠远

    清末中医家。安徽阜南县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曾任镇董事,回教协会副会长。幼承家学,钻研中医,造诣甚深,精内、外科,尤擅疑难杂症。为世人所称道。以“辨人之生死,救人于水火”闻名

  • 额色库汗

    1387—1425明代蒙古可汗。或作斡亦剌台可汗、厄塞库等。瓦剌克埒古特(即额尔克彻古特,土尔扈特旧姓)氏。※乌格齐哈什哈子。其父起兵杀额勒伯克汗,兼并东蒙古(鞑靼部)大半人众,一时控制全蒙古。永乐十

  • 怀陵

    辽代皇陵。位于怀州北6里许(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岗庙村北床金沟)。属赛汗山余脉,北南走向,陵内山势陡峻,三面环峰,溪流不绝,西南注入床金河。中以石墙分为内外陵区,沟北内陵区有一台地,为陵墓、祭殿所在。大

  • 四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世祖所建后妃的四斡耳朵。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居孛儿台皇后等8后妃;第二斡耳朵居忽兰等8后妃。第三斡耳朵居也速等10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也速干等12后妃。世祖忽必烈

  • 爷头苗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古州(今榕江)一带。属※黑苗。居大寨者称※爷头苗”,居小寨者称※“洞崽苗”。小寨听大寨差遣,不敢违背,犯则尽夺其产。妇女编发为髻,衣短,镶锦边。耕不用牛,以人力为之。以

  • 永济桥

    即“程阳桥”(2235页)。

  • 尚右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右为尊贵。如元代朝会时,君主位置居右,皇后居左,其下座位亦如此,宗亲坐右方,贵妇坐左方。即使在平民幕帐中,亦是男子坐右方,妇女坐左方。成吉思汗分封宗亲,诸子封地在蒙古本土之右,诸弟封

  • 苴仁

    明初云南大理领主。白族。大理人。末代大理总管※段明长子。洪武十五年(1382),明将蓝玉,沐英等攻破大理,与大理总帅段世及弟苴义同被俘(一说其父亦在被俘之列)。十六年,兄弟同被押送至明京师(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