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火盆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了控制用火,保存火种、取暖,烧烤、烹煮食物,遂采用安全、方便的火盆,亦成为他们祭火、祭灶的地方。最初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在蒙古包中央搭砌一个火池子。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行军途中就地搭火盆取暖。烧烤羊肉。后来又使用泥盆、铁盆。明清以后,定居从农的蒙古族农舍中也离不开火盆。火盆使用干牛粪或柳枝等木材作燃料。不用时,用灰封闭,火种经久不灭。结婚时,夫妻对着火盆行拜天礼。不能用刀、剑刺入火盆,不许往火盆里泼脏水、倒脏物,不许在火盆上烤脚,亦不能随意跨过火盆。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火时,往火盆里放红枣和奶食品。举行庆典、祭祀,要将德吉(第一杯酒、第一碗食品)敬献火神。古代蒙古族还以幼子主灶(火盆),继承父母的遗产,主办丧事。火盆至今仍在蒙古族中普遍使用,其多功能无以取代。

猜你喜欢

  • 恺安城

    古城名。位于济木萨(今新疆济木萨尔)三台塘东70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其旧城增筑,赐今名。城周3里,分设3门:东丽旭、西同风、南覃惠。光绪二十年(1894)扩修,改名“孚远城”。周767丈。

  • 浦峪路屯田万府户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因在金浦与路境内而得名。府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一说在该省乌裕尔河流域;或说在今齐齐哈尔市一带。今呼兰河、通肯河和拉林河一带,是其主要屯垦地。元世祖初

  • 合剌合孙

    见“哈剌哈孙”(1640页)。

  • 西燕威皇帝

    见“慕容冲”(2435页)。

  • 钹汗国

    西域古国名。一作大宛、破洛那、沛汗、��捍、跋贺那、判汗。又谓古渠搜国。位于今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王姓昭武,字阿利柒。都城方千里,兵数千人。地产朱砂、金、铁。农业、园艺业发达

  • 阿骨打

    1068—1123大金国创建者。又名完颜旻,生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次子。幼年好弓矢,善射,深受父爱。稍长,能号令诸军。后因战获麻产有功,受辽命为详稳(诸官府监治长官)。辅佐肃宗、穆宗、康宗时,不

  • 脱欢

    ①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千户脱端子。初袭父职,加武略将军。屡随阿术攻宋,取鄂、汉诸州,破建康、太平等郡,皆有功。奉命守扬子桥堡,数败宋将姜才。攻扬州,于泥湖夺宋战船30艘。至元十四年(1277),任

  • 牙里辛

    见“庄敬皇后”(878页)。

  • 桑结嘉措

    1653—1705清代西藏地方官员、学者。藏族。生于拉萨北部仲曼。阿苏之子,为西藏地方第二任第巴之侄。自幼受其叔教养,聪颖好学。深得五世达赖喇嘛器重和培养,成为学者和善理政务之官员。崇信格鲁派,兼信宁

  •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西南,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载明此地缴纳之差税项目、数量及户主姓名。1865年(木牛年),该宗所立差税册亦有如上述项目之记载。